方法先放鬆,看看別人怎麼引體向上.自己想像要如何拉.再不行也沒有辦法.) B N" j) T' B3 U$ C
( G7 E5 ~/ Z( V2 L
說個實際案例給您聽:4 W, U' l C( U2 s; u
預備士官班隊都是警備兵每個人依照單位特性體能也不同,我們單位是憲兵也全是356T,體能沒話說,因為是保安特勤隊.! v9 m g$ H+ y9 `& h; y
班隊的區隊長也是憲官,早操拉單槓時,就發現每個單位拉的方式不一樣,就只有我們拉的方式憲官才覺得正確.所以要求一率以憲兵的為標準.
1 z0 i! W# z4 s/ m* J4 Q7 d9 K# z2 P# r& X! v% n
這時通信營的人就極力反對,因為單位銜接教育時銜接教育班長(上兵學長)要求一率使用擺盪方式,因為在電線架設於電線桿時,他們爬電線桿的使力原理就是與拉單槓矲動方式相同,而且不需要費力.再則一天爬200支以上的電線桿是經常有的事.4 X; i/ Z$ f+ C7 g0 n* t8 p
' ^# f( g/ N$ S6 _9 F0 T# ?最後區隊長以表較實驗方式做測試:
* E+ x4 s) @: r% r# L第1組:原先學引體向上的學生同樣做引體向上( }# i/ }; {8 m, G" Q: M) A
第2組:原先學擺盪方式的學生改做引體向上
/ L3 l: H; H R( R+ {6 p+ ~% g第3組:原先學擺盪方式的學生同樣做擺盪方式* K% R* ~; c- A7 j/ g7 z) T
第4組:原先學引體向上的學生改做擺盪方式
! C. `3 G0 b8 }: f- w7 x( l8 }( P每組五位看最多可以做幾下., q, M& F) S) W2 x' d1 ~( ?, U
; b2 K4 X4 h( s x+ C0 ~% y) E* A8 b結果:
, t- C% d, c2 @, G+ b0 g% K第1組:28下(就是我,當初在中心只能10下)3 a& u: j5 p5 y+ J7 r" X
第2組:3下
# ?" X5 K& W* i1 X0 U2 z第3組:45下(還可以繼續但是大家已知道結果,趕著打掃吃飯上課所以停止): \$ s c1 ^0 T! ~3 R) c( Q1 A
第4組:0下
4 h8 {0 [$ y& ]1 c! ~最後裁示:依照單位特性動作不硬性規定.畢業標準需要15下.0 A, f6 ~$ g4 |& q- O2 G% l( q
8 K- I) z& b% b A
還有我的手榴彈只能丟25公尺.(其他項目都是標準以上),所以有一次到北投小坪頂作戰技訓練時忘記袋捲尺,當時的學長就起鬨,要以我通出去距離做為25公尺為標準.神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