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中華民國國軍部隊番號級部隊臂章簡介-陸軍篇

[複製連結]
law1039 發表於 2006-11-7 09:11: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6-10-16 13:34 發表
$ w) w1 h# U) @, r5 S0 a- \) W, J3 Q2 H7 b9 Z0 h( p
感謝潘總的說明,潘總提到單位的圖騰確時是會和原來的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臂章的樣式原本就沒有制式的規定,加上主官的喜好,只要不變更主要的圖騰,應該都是可以接受的,我找到269不同時期的臂章圖騰,其中有 ...

, s/ e0 r  X9 u: N! I我是269雄獅部隊78年退伍的,當時269的兵並無臂章,那個獅子頭只會在識別證上出現,臂章是後來才有的,記憶中的獅子頭樣子,已經模糊了,還真有點懷念在269的日子。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6-11-9 16: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被遺忘的陸軍部隊番號及臂章-陸軍預備1師卅陸軍第101師
9 S- h8 f1 r6 u  |* T$ ~, l5 s陸軍預備1師卅陸軍第101師,於民國43年和14師,196師各一團編為23師隸屬第四軍。民國44年改為預備1師,師長孫筠,轄第1、2、3團,初期駐台中烏日,後移駐高雄仁武。預1師是9個預備師唯一列在美援帳上的預備師,65年改番號101師,78年陸精六號裁撤番號,走入歷史。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6-11-15 18:04:57 | 顯示全部樓層
消失的陸軍軍部
4 j2 I3 q1 R$ B- }$ E  V+ l+ ~民國43年國軍全部接受美援裝備,並建立野戰軍團制,作徹底整編,將有歷史淵源之各軍番號一律撤消。加強各軍團、軍、師直屬部隊。- w, ]* s: }- J
而陸軍軍部在當時是介於軍團與師之間所產生的戰鬥序列,以『軍部』為戰略單位,『師』只是戰術單位。
. }, V; ]0 U% p6 u民國43年成立了二個軍團八個軍部:. P) |0 i# Y& N  {2 P+ Z1 W
第一軍團:7 y, a" u  `" U  [" Q5 A
以防守台灣北部為主要任務,第一軍團即是目前的第六軍團前身。; t( R% g; C# P7 H  P# t
當時的軍團憲兵營為221營。
8 N7 V4 V  p# e7 `% [, C1 l: K第一軍團(中壢龍崗)首任司令官為胡璉1 R, a  ~# @+ `/ j$ w2 E' K( s- Q0 y
所轄軍部為:
  z$ A3 E$ Q+ A第1軍(苗栗)軍長蕭銳,轄第26、27、58師。+ ?( A2 l8 j6 M# l! o: h" @( L
民國65年改番號21軍(高雄軍)68年改編為馬防部。" v/ a  k# U- m* k: X' a0 ?
第2軍(台中)軍長何世統,轄第57、84、8師。
$ v0 K* @8 e! j民國65年改番號為32軍(新竹軍),70年改編為花防部。3 e; a6 p7 @7 @% m  X, N
第3軍(台北圓山)軍長徐汝誠,轄第9、10、32師。
6 ^" J- t" O) y1 t) W7 X- f2 u5 s7 \7 B民國47年銀虹計畫與第8軍互換番號(隨軍部之憲兵營為234營及236營也隨軍部互換番號),民國65年改番號20軍(后里軍),軍部後來進駐成功嶺。! p6 K) e1 Y0 X' O9 D; v# L
第4軍(桃園虎頭山)軍長胡翼烜,轄新編第22、23、24、師9 q$ h/ }  w. c) m
民國44年撤消,45年以該軍為基幹編成『陸軍預備訓練司令部』,並撤消22、23、24師,以其為基幹,編成第1、2、3、4、5、6、7、8、9共九個預備師。& A8 ?, P! {$ W
第二軍團:
' d4 Z: _8 s) W4 t1 F- l. d; _5 l2 x以防守台灣南部為主要任務,第二軍團即是目前的第十軍團前身。# [5 h3 O$ R! y0 \5 a
當時的軍團憲兵營為222營。8 {5 S3 H6 [6 s. E6 a
第一軍團(鳳山建軍里)司令官為石覺
$ i- I; ^0 V, j, P0 G+ E& f; p所轄軍部為:
) g" Z% T+ z/ |! q+ G4 j第7軍(屏東大武營)軍長尹俊,轄第17、19、69師。
0 I7 o5 S& S$ k; `民國55年左右裁撤,正確時間不詳。
' j1 l: L% ]  A/ x% @; H# K第8軍(金門)軍長郭永,轄第33、34、68師。
! Q% }: j" E. L. v民國47年銀虹計畫與第3軍互換番號,65年改番號為69軍(台北軍)。5 y8 H. u3 F/ j! t
第9軍(嘉義山子頂)軍長許朗軒,轄第41、46、92師。1 W# y* {+ k5 g5 B% W- M) ^
46師師長為羅揚鞭(42年10月),後為胡炘繼任(43年8月)% h1 j( ?9 g: s3 E+ _
當時隨軍憲兵營為235營。( A( N; Z2 k, J- L3 r  F( f8 E
第9軍於民國65年改番號為43軍(台南軍)
/ @2 C) r; B4 l2 K0 F; J第10軍(台南)軍長曹永湘,轄第49、51、93師。
& L0 r% j& K7 s- D) t8 ]民國65年改番號為58軍(嘉義軍)
1 ?: f3 L) |4 @4 j7 h55年以後國軍就一直保有軍的番號共6個,即1、2、3、8、9、10六個軍部一直到民國78年全部撤消。
' V' g/ P9 y' U/ r' u9 O* e) i5 t; T5 w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1-10 22:50 編輯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8 收起 理由
byronliao + 5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MP269C570T + 3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6-11-17 13:55:32 | 顯示全部樓層
國軍非戰鬥單位-軍郵管理處
- n# p4 ^) p  t& P. D+ R4 N: f' P3 O; @9 {) U* h3 N
春望 (杜甫)  Z& }" i6 l3 d& X# I2 _

8 w7 q' J) u) _8 B8 B  s% d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P3 e8 V1 w7 @* e  @2 o" I/ ?在國共對立的年代,對於戍守前線的戰士來說,那種緊張,不安,詭異的氣氛,沒有身臨其境的人,是無法體會的,戰士遠離家鄉,與親人別離,戍守前線,杜甫的這首『春望』,雖然時空的不同,卻也能道出,戍守前線官兵的最佳寫照,『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前線戰場上,隨時抱著為國捐驅的決心,而在此時收到親人的書信,那是何等的心境啊,四五十年代,無論在前線何處戍守的將士,為何都能收到『家書』?這都得拜一個在背後支援的單位-『軍郵管理處』。8 l+ X' X7 K8 Q& B. [) \
『軍郵管理處』負責外島前線將士的家書往來,服役時家人都只是在收件人處書寫『xx郵政90257附251信箱』,就樣前線的戰士就可以收到『家書』『情書』以及『兵變通知書』等等。
) ]- {' [1 |* X' j% _, ~0 `1.民國45年12月金門第一軍郵局成立。 ' B8 f1 r+ U- F, X
2.民國46年1月馬祖第二軍郵局成立。
# p0 L# p- x: l9 W0 M現在就借用『自由日報』對軍郵來介紹一下『軍郵管理處』。
) l/ l3 A" e: t! @: n
) f: E5 F. b+ X5 I( k.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 {" d; H! o. ?  m6 |
中華郵政內部有一個獨特的﹁國軍部隊﹂,裡面有少將、上校及尉官,但他們不拿槍,也不打仗,唯一的職責是負責外島官兵的通信業務,而這項獨特的軍郵制度,隨著解嚴後,軍郵業務銳減,政府推動﹁軍郵普郵化﹂政策確定,軍郵制度已逐漸走向終點,最近集郵迷在網路上蒐集軍郵局郵戳、郵柬,希望為逐漸消失的軍郵制度,留下最後紀念。
; q# ~2 q" W+ `$ N軍郵制度是戒嚴時代的產物,民國卅八年,國軍自大陸撤退來台,金門、馬祖等戰地開始辦理軍郵業務,並逐步擴大至東沙、南沙等外島;軍郵局初期業務僅限於寄送信函、掛號、包裹等,但隨著時代變遷,儲金、匯兌、劃撥等儲匯業務一一開辦,業務性質雖和一般郵局相同,但軍郵局極為注重通信保密,郵務士常常奉命檢查各類郵件,反映了早年戒嚴時期緊張氣氛。
& D" ^7 y' i9 k7 e組織歸屬方面,軍郵制度由國防部主導,早年國防部協調交通部,在郵政總局設立軍郵管理處,軍郵管理處再於金門設立第一軍郵局,馬祖設立第二軍郵局,這兩個軍郵局之下,設置十七個隨軍郵局,其下再設立八十餘處郵政代辦處,建立起綿密的郵政網絡,為前線官兵服務。
  d& H$ V2 \) ?4 S" J比較特別的是,軍郵人員不占國軍員額,不領國防部薪水,但比照軍隊編制授階,軍郵處長比照少將授階,下面郵務人員依照層級,分別授與校級、尉級軍階,形成中華郵政內部有一支國軍部隊,受國防部管轄的獨特狀況,國防部還將這些軍郵人員,送至相關單位接受軍事訓練,才能取得軍郵人員資格。
$ N- L+ v0 b4 H8 |" {/ v2 j% u金馬戰地政務解除後,戰地神秘色彩退去,加上國軍推動精實案後,外島駐軍減少,軍郵局業務量銳減,政府決定推動﹁軍郵普郵化﹂,中華郵政過去幾年間已經陸續裁撤五個隨軍郵局,另外金門烈嶼、馬祖南竿等地軍郵局也轉型為普通郵局,換言之,現存軍郵制度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逐步走向終點。   o: D- a" l+ L/ t* R. Z
中華郵政第一軍郵處處長洪光義表示,除了解嚴,網路及手機興起後,前線官兵郵寄信件數量也大幅減少,﹁軍郵普郵化﹂已經成為趨勢,至於軍郵局何時劃下句點,要由國防部決定,但即使軍郵局不在,還是有普通郵局會為民眾服務,郵局並不會消失,只是改頭換面而已。
# y/ C' L3 M; I1 [/ H
# R& q4 o( l7 {, U) f/ ?目前『第一軍郵管理處設』設在台北郵局,由台北郵局經理兼任,下轄1.第一軍郵局2.隨軍軍郵局3.轉運站。以下轉載自『中華郵政公司-台北郵局』網站-
* |$ p3 V+ v; M  R+ \* v, o) t* S1 Z* S
本局係於69年9月1日郵區組織調整時,自前台北特等郵局改制成立台灣北區郵政管理局,負責督導台北市、基隆市、台北縣、桃園縣及金門、馬祖等地區之郵儲業務,自71年7月1日起花蓮、宜蘭2縣之郵政機構亦劃歸本局管轄。迄92年1月1日因應郵政改制為公司組織,取消管理局編制另成立台北責任中心局,負責督導台北市及金門、馬祖地區178所支局(含各隨軍郵局)之郵儲業務。台北縣地區各郵局則分別劃歸基隆、板橋及三重責任中心局管轄,桃園縣境郵局亦分別歸併桃園、中壢責任中心局,宜蘭、花蓮2縣各郵局則各由宜蘭、花蓮責任中心局管轄督導。
9 y! f+ \7 X+ Z( Z( _  本局組織,自經理以下設副理3人、第一軍郵管理處長1人(由經理兼任),並設置營業管理科、企劃行銷科、勞安(總務)科、第一軍郵管理處、出納科、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第一投遞科、第二投遞科、第三投遞科、快捷郵件科、電子郵件科及郵務科等單位。
; h! B- l. ~' G2 v, [! Q' t4 l圖一為軍郵管理處臂章  d" |4 H$ @9 e: f, C
圖二及圖三為金門第一軍郵局(圖片來源:難得緣份部落格
! w* j7 n* J! x, _' y圖四為金門小徑軍郵局
+ x! [* Z- B# w* D6 H4 ~9 K% m( u6 Q6 T0 _2 `5 @& ]- z  d3 ]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6-11-17 13:58 編輯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10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abb431128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MP269C570T + 10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1-8 16:4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陸軍後勤司令部

! `6 Y8 y! d) E! |2 `" o% @6 k( R, {% p
徽章設計說明:4 v/ F0 Y3 b5 F6 Z  Y* Q/ x
一、隊徽緣起:該部隊徽係於民國四十八年由陸軍總部所核定,爾後沿用迄今。
* f6 l1 E* u  ?- r6 Y二、盾牌外型:精實案後,陸軍總部規範軍團級隊徽為盾形,具有團結鞏固、精實戰力之意。
& C* [/ i# |8 M( U( n: ~+ ^: l三、四個圓環代表補給、保修、運輸、衛勤等四大勤務環環相扣,確保後支戰力永不中斷之意。$ n- N* n6 f( b5 A4 `
四、麒麟古稱仁獸,乃主動、快速、負重、人本之表徵,象徵後勤為先,主動服務之後支精神。
& t0 F3 s. T. T6 g" W! Z五、中間一顆大星左右共六顆小星,代表該部暨所屬單位六署一處,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擔負後支任務之意。( v  Z+ `" @) [
後勤司令部所屬單位之六署一處,分別為兵工署、工兵署、運輸署、軍醫署、經理署、通信署以及化學兵處9 v+ @6 \: {1 l; n( d! T
圖右之臂章應為陸軍供應部於民國四十四年至民國四十七年所使用之臂章圖案。% g" k" w0 {' G, K/ s8 s
陸軍後勤司令部沿革
' R8 l8 x0 e/ t3 Y) x前身原為陸軍供應司令部,民國四十四年由陸軍總部第四署及各技勤特業處,併聯勤總部各相關特業署改組編成,直隸陸軍總部,原屬聯勤之各技勤兵科學校亦同時撥歸陸軍。民國五十五年陸軍總部再度設立後勤署,負責後勤政策及計畫業務,至此,陸供部專司後勤執行。
/ ?% r+ D# D5 g3 q! m0 m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一日改編為陸軍後勤司令部迄今。% ~5 j( z; e, c- y' I) d. m
7 o/ n# m- R# y6 L2 T; L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1-8 17:03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0 收起 理由
MP269C570T + 10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檢視全部評分

BAZOOKA 發表於 2007-1-8 17:52:10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從3年前開始收集部隊臂章..0 P( }" W! q7 ~2 Z$ f6 ^& U
陸.海.空.聯勤.陸戰隊.憲兵...5 J- q1 c" i/ s0 k6 O3 ~
有些部隊已裁撤或裁編..只剩臂章能代表它的當年勇
; @6 E9 [- o& C# D6 V* m0 Y看著臂章.心裡蠻感慨的
老潘 發表於 2007-1-8 20:59:58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次在軍品店的櫃檯裡看到後勤的臂章,以為憲兵又編成什麼新單位,跟小姐一問:「不是!」 . }3 A" N7 m. T$ A; T$ x2 V
) o* i& t* U: s+ h+ b+ d& T" x! s; C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1-8 22: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老潘 於 2007-1-8 20:59 發表! o( L5 s, E$ o8 Y. Z' Z
第一次在軍品店的櫃檯裡看到後勤的臂章,以為憲兵又編成什麼新單位,跟小姐一問:「不是!」
' ?- g7 X$ O7 C$ _
8 A! Z' g% ]/ h0 R
真正是歹勢,沒有作一系列的發帖跟說明,又害我們老潘司令以為又貼了啥憲兵新單位~~
老潘 發表於 2007-1-8 22:33:2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7-1-8 22:09 發表' p& }' p+ A+ z' r

: _" h$ w" x* n7 Z2 @. ~
! m0 s. u; S6 e+ s1 U7 P真正是歹勢,沒有作一系列的發帖跟說明,又害我們老潘司令以為又貼了啥憲兵新單位~~

$ D& \0 X1 y) U因為我怕被小姐笑,所以不敢多問
8 C: U4 r3 i" n4 d. M" c6 k- A, l要感謝副排發帖解惑才是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1-8 22:35:20 | 顯示全部樓層
陸軍後勤司令部兵工署

  p6 X2 C9 N; b2 t1 d% n! m3 w
徽章設計說明:- }5 T: K, N1 T: t6 C7 i
一、兵工徽:
2 X6 Q8 g- d4 c+ a代表國軍專業兵工車輛保修單位。' m7 A: R" m$ l4 b# c* a# g5 ^7 a
二、齒輪:
' E" k/ i' I. E0 ^( \# Z0 ?. ?" v代表源源不斷的活動力,堅忍不拔的精神。# @' S% [$ ~- P+ x
三、承載葉片:& F: C& u# l/ G+ ^) \
代表堅強、剛毅,任重道遠的精神。: g( @! H  c5 i& a9 k' r
陸軍後勤司令部兵工署沿革( Q& {0 {: ^, [4 g9 R8 x
原名「聯勤軍用車輛五級修理廠」,於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合併第四運輸器材庫及翻胎廠改為「聯勤汽車基地勤務廠」。( `" S3 A( z* p4 S
民國四十四年九月一日聯勤改組,移編陸軍供應司令部(現陸軍後勤司令部),於民國五十九年六月一日更名為「陸軍汽車基地勤務處」;期間於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將儲備庫
9 c  U' R; V, a. d+ }; \  J所屬之工具分庫移撥戰基處、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將存量管制室納入兵工署軍品管制中心任務編組作業。$ X1 v, x; q8 U# R! b  F
民國五十九年六月一日實施「嘉禾案」,處下屬十個一級單位,醫務所係配屬支援單位。同時改廠為「陸軍汽車基地勤務處」,隸屬「後勤司令部兵工署」。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一日陸軍後勤改制精簡為八個一級單位,醫務所仍為配屬單位。
  c  O" V, W) I2 t2 `5 M9 p: T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九日裁撤翻胎所成立特種車輛修理所。
! x  L4 [, S' y- A6 A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一日實施「精實後勤體制」案,原隸屬兵工署奉令改隸保修署,同時納併運保廠。. `7 `% |% w/ i- ]& j, C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實施「聯合後勤案」,隨同保修署移編「聯勤總部」,並納編海軍汽車修: Z  j5 {% [- i  u
理廠成立「左營分廠」迄今。! h  r+ V- n1 J+ \
4 L+ R4 G. D  r
陸軍後勤司令部工兵署
/ @- H  Z& @0 s8 ]! ]1 H
徽章設計說明:/ z6 X* N0 D1 \7 \0 [  E' L, F4 A* ^
一、國徽:意指中華民國。1 Z% a8 d- o/ [6 v: O
二、城堡圖樣:象徵工兵之精神。
7 |& l4 z( `* y) `; f三、六葉十五粒金黃色嘉禾:意指資源豐富,支援充分。3 Y' J/ l- s, Y: u# [1 R
四、藍白紅三色:象徵中華民國建軍精神,乃以國旗青天、白
4 ]5 C; z3 z5 Q, r; R9 H3 s8 J日、滿地紅為藍本。
* h) y' Q! a. \3 K- h) C4 R五、盾形標誌:象徵固若金湯以捍衛國家,以國之干城為職志。1 y: [; b8 x2 u, L: e( y
陸軍後勤司令部工兵署沿革
4 @0 h: T! O" n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成立於南京小北門,原名「聯勤工程器材第一儲備庫」。/ j( ^# J  M1 L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局勢逆轉,聯勤裁撤,民國三十九年聯勤在台復制,工基處搬遷至台中烏日現址,民國四十四年九月一日聯勤改組,工基處移編陸軍工兵器材基地勤務庫,隸屬陸軍供應司令部工兵署,民國五十三年九月一日改稱為陸軍工兵器材基地勤務處,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一日續更稱「陸軍工兵裝備基地勤務處」。
. i) `' \: [% M4 Z, R9 O* C0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一日實施「精實後勤體制案」由原工兵署改編保修署,並納編工兵器材製造廠。7 N7 S% C! X7 M2 H5 a8 O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隨同保修署移編「聯勤總部」,民國九十年七月一日原翻修廠維護所更改為工材廠維護所,工材廠聯合所更改為工材廠阻材所迄今。
2 R1 v6 W  j; S  {: S& T. @3 a8 O3 M$ K7 C1 Z  ~
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

( f$ w- k. f7 L4 P. z
- O) d* p5 g! `; b7 H1 H7 P; d徽章設計說明:2 U1 c0 H# C* j3 q6 p1 {
一、盾牌外型:代表運輸兵擔負保國衛民重任。. X' k& Q# E6 S0 C# A
二、金黃色邊:意涵黃埔建軍時成立運輸部隊。
# M: e2 V: U+ C0 `三、底色藍、白、紅三種顏色:代表自由、平等、博愛。中間
* h: @* ~- C* O4 \* z8 D金黃色圓形巨輪:代表運輸兵標誌。
- g" z9 Y- l) W+ Y7 o8 e6 {四、上方白色飛機:代表空中運輸。! b0 w6 k9 k3 D) N* P. L% Z) F6 W" q
五、中間黃色區域:代表公路運輸。
* @: d' V( c4 |3 C六、紅色左右兩側黑色軌道:代表鐵路運輸。
" O0 t! ~1 M1 k& s4 N七、下方三條白色水紋:代表水路運輸。" u* H  W+ r; F$ Q
隊徽整體代表運輸兵傳承黃埔革命精神,不畏艱難及險阻,全力達成三軍後勤之各項運補任務。
! x! f3 N9 L# e' j0 C( M- l隊徽不同之處在陸總部時期為『梅花』,在回歸聯勤總部之後,則改為『齒輪』。
* }# s6 ?# e, d: N$ ^  `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沿革
7 k* r! b+ Q! q國軍後勤,於北伐期間,採用兵站制度,設立兵站總監部,負責軍需運輸、補給、醫藥及軍費轉發等勤務,抗戰時期,於軍事委員會之下,成立後方勤務部,採配合作戰,主動運補方式。抗戰勝利,先總統蔣公盱衡國情,於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一日創立「聯合勤務總司令部」,遂於同年九月一日,於南京成立運輸署,隸屬「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F: S, z0 s( `' F
民國三十八年九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奉命撤銷,改隸「國防部」。
/ z& j6 v( o- Z9 R3 L) I民國三十九年四月一日「聯勤總部」在台復制,復改隸「聯勤總部」;民國四十四年九月後勤改組,「陸軍供應司令部」成立,奉命改隸該部,民國六十四年十月番號變更,為「陸軍後勤司令部運輸署」。' y6 p6 j0 ~9 f
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因應國軍聯合後勤組織調整,改隸「聯勤總部」,納編四五、四六運輸指揮部、地區運輸處及國外物資各接轉處組等專業單位。民國九十一年三月配合「國防二法」施行,銜稱改為「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運輸署」,民國九十二年十月,國外物資各接轉處組移編「國防部軍備局」。
8 i8 d. X+ z# O/ \  l! Q! z/ m7 l, S9 g( z- P' t( H
陸軍後勤司令部軍醫署
& U( z: R' {+ U" s$ T3 x

$ @* |" W6 k) a局徽設計說明:
4 m3 P# N. E+ T2 _+ f- Y- U一、本案設計重點,係以世界各國公認之醫療標誌為核心,用以表達軍醫濟世救人、照顧病患的象徵及職志。
7 V+ F# S; t1 o二、外圍梅花造形,意指單位在面臨醫療環境快速變遷時,能求新求變、堅毅不拔的韌性,及多元性的整體考量,提供國軍官兵最佳醫療服務。
, {0 m6 P" t/ X  t三、顏色搭配係以鮮艷的金黃色、紅色、黃色及藍色,代表作業發展與程序上的思路活潑、應對生動。0 `8 q* _( Z+ S: U+ C1 L
陸軍後勤司令部軍醫署沿革
3 ]! i0 o8 v2 v3 @: ?! D國軍軍醫組織最早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醫處」,至民國十六年改組為軍政部陸軍署「軍醫司」。
' Y, {' k8 r* s0 L+ d民國二十一年於軍事委員會下設「軍醫設計監理委員會」,為軍醫最高機關,監督指揮關於軍醫一切事項。- [4 ~# g+ I- o4 K- `. @/ k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一日將「軍醫設計監理委員會」與軍政部「軍醫司」合併為「軍醫署」,直隸於軍事委員會。( l4 B, F- b1 }; R% v9 Y  G
其後分別改隸軍政部(民國二十六年)、聯勤總部(民國三十五年)、國防部(民國三十八年),於民國三十九年復改隸聯勤總部,至民國四十四年起分別改隸各軍總部。+ \2 ^  N1 G- t6 A" l# M
民國五十一年八月美軍顧問團為發展國軍衛勤設施、提高軍醫作業能量,建議於參謀本部轄下設立軍醫特業組織—軍醫局,俾便掌握國軍衛勤政策及統合三軍軍醫作業,嗣於民國五十一年十月一日簽奉總統核定,於民國五十二年二月一日起正式成立。8 n) X) I' y$ b3 n
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於「精進軍醫組織」案,原隸屬三軍總部之國軍醫院,改隸直屬參謀本部,並將各總部軍醫署(處)督導醫院業務及員額移轉至軍醫局辦理。
5 M  n- q, D  K
) c/ w, o, O: t
陸軍後勤司令部經理署
3 _# d% G8 ?6 ~

, |8 I! G' T/ o7 q徽章設計說明:* `* J! |) Y! ]4 ^8 Q8 `- b
一、國徽:象徵國軍。, p( h: P( Z: `" G
二、稻穗:象徵整體後勤支援。- v9 B/ `5 |  J& F
三、盾牌:象徵後勤補給為國防堅實後盾。(下角為該署、上方三角為三軍,意為該署向上支援三軍)/ y. Z' Z& O: G9 w. f
四、C.S.F:「聯勤總部」之簡稱。(Combined Service Forces)
( T; X" x& F* [6 A五、SUPPLY:取其補給之義。(象徵補給業務國際化、多元化)' a. V2 V4 l3 e5 y7 Q
六、星星:象徵補給業務在多元化環境中有所突破,綻放明星般之璀璨光芒。+ z: _$ p: U$ l% z
陸軍後勤司令部經理署沿革
* I' a/ ?4 X! T, U8 Q該署緣於民國一年一月三日陸軍部成立,設軍需司,民國十三年黃埔軍校成立,設軍需部。民國十五年三月一日擴編經理部。, d! a4 @2 o1 Q
民國十五年九月改編為經理處,民國十七年軍政部成立合併經理處、審計處更名為軍需署。/ Z" g4 S. A$ ^! k/ W0 @3 S" {+ q
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一日軍需署改組合併經理、財務二署,隸屬「聯勤總部」,民國三十八年八月,因戰局逆轉,政府為簡化機構,「聯勤總部」奉令撤銷,經理署改隸國防部。
) h9 ^7 g% T+ T" |1 e民國三十九年四月「聯勤總部」在台復制,經理、財務兩署合併為軍需署。民國四十二年六月奉令改編為經理、財務二署。
1 k" B3 L" h2 V* g- _, m( X民國四十四年聯勤改組,經理署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一日「陸軍供應司令部」改制為「陸軍後勤司令部」,經理署改隸「陸軍後勤司令部」。$ Z$ y4 R1 a! q1 d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一日因「後勤體制案」更名為補給署,以經理署為主,仍隸屬「陸軍後勤司令部」,專司糧秣、油料、被服、陣營具籌補、零附件補給作業、主件帳籍管理。0 _" J" m2 ^9 V9 E9 @; S& s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因「聯合後勤案」改隸「聯勤總部」。零附件補給歸還保修署,納編「海軍油料總庫」、「空軍油料中隊」等專業單位,成立「油料支援指揮部」;「空軍傘製廠」併編「陸軍傘保廠」、「傘儲庫」編成「傘具製配廠」;「經理基地勤務處」納編「海軍經理品總庫」;另「一般裝備補給庫」納編工材庫、運材分庫,於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正式定編迄今。
) [7 ~' R1 e2 J* O; j2 {7 m; h  \! M. S7 ~; C0 A9 j9 _
陸軍後勤司令部通信署
' D3 O1 i& G! n- \5 a+ s6 h+ c
3 y. d) s0 e& B" Q5 @
2 ^0 G9 o6 g) L
徽章設計說明:3 `+ g8 g6 G: H; E
一、隊徽中「旗幟」代表國軍最初通聯使用旗語之表徵。) L; @& L" A  S3 F
二、標誌「閃電」則取其快速、立即之意。
5 b' O+ j! h; l三、「青天白日」則代表國家。
: H; x, ]6 L! Y/ l& |9 J四、「稻穗」則象徵該處儉樸、忠勤之意,與聯勤駱駝徽章外圍之稻穗涵義不謀而合。
. M# B% A% r5 V2 Y0 I' g8 v五、現代通信無遠弗屆,已達天涯若比鄰之境,以此徽章表示該處維護國軍通信裝備妥善之決心。! ]" T6 J: ]2 n% s; k" y5 H! c
陸軍後勤司令部通信署沿革
" u+ Z3 l* t3 ?3 v  R民國四十四年,成立「陸軍第一通材儲備庫」,隸屬「聯勤供應司令部通信署」,駐地台北松山。
6 B  b. Z1 m1 K! N& X4 ~# E1 T9 q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一日,納編「陸軍電信修造廠」及「陸軍第一電信修理廠」等成立「陸軍第一通信器材基地勤務處」,改隸屬於「陸軍供應司令部通信電子署」,駐地桃園內壢。
$ @& Z- Q# b0 t+ o0 t民國四十五年至民國六十四年間,先後歷經三次更名、四度整編精簡,最後於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一日因應「陸軍後勤司令部」組織調整,更改番號為「陸軍通信電子器材基地勤務處」,改隸屬「陸軍後勤司令部通信電子署」。
% @  T* e6 U! k# V$ N( j  X民國八十年七月一日,併編「岡山通保廠」及「聯勤二○七廠」,仍隸屬「陸軍後勤司令部通信電子署」。0 _9 Z& A# m( t$ P( ^2 L& E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一日,因應「精實後勤體制案」,改隸「陸軍後勤司令部保修署」,單位全銜仍為「陸軍通信電子器材基地勤務處」。
# m7 i2 w% I6 p8 d% @5 ~+ y! X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因應「精實案」,保修署移編「聯勤總部」,番號更改為『聯勤通信電子器材基地勤務處』。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配合國防二法組織調整,更名為「聯合後勤司
. X$ o! C9 U1 l8 |6 ]# `令部通信電子器材基地勤務處」,駐地仍為桃園內壢。
2 z# T) D- a: G) ?. x* k
& I! |$ O4 r" G, g* u6 S
陸軍後勤司令化學兵處
5 _1 S8 V5 c1 X( |7 o' ~# |; c
於民國五十一年八月一日奉國防部核准成立,於台北籌編。
/ }3 x0 J# H; f3 B  t- [! O民國五十一年十月中旬,奉命遷移至台中縣東勢鎮,接收原「軍醫署衛材庫房」(現廠址)。隸屬「陸勤部化學兵處」。
# w3 B+ ^) j. D迄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一日,配合「精實後勤體制案」改隸「陸軍保修署」。6 B% I% c" d0 d/ g6 g6 ]4 Z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因配合「整體後勤案」隨保修署移編「聯勤總部」,整體撥編及番號改稱「聯勤化學兵基地勤務廠」迄今。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13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abb431128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MP269C570T + 5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張致華 + 8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個分!!

檢視全部評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3 16:34 , Processed in 0.02839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