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貼圖] 幾張經國先生逝世時的憲兵照片

[複製連結]
吳世國 發表於 2006-10-19 23:58:35 | 顯示全部樓層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那天(77年1月13日)
/ V; i' z! @% N  V8 C# P小弟當時才高1.記得那天早上是萬里晴天1 m/ n$ P5 h9 w  v
到下午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時間,下午3點50分,天空忽然晴天變黑暗,天空出現一條龍7 g) M$ u) a6 q/ d% Y4 |/ X, k
小弟說出可能大家都不信,是我跟同學老師一同看見的.過沒多久才知道,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
Bcl2 發表於 2006-10-20 00:3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P0571 於 2006-10-19 23:39 發表$ K3 G2 F' e$ h( t- ?0 }5 F1 M
對喔!
' I. R; I3 n" C' j有的是服役期滿. E" L# u7 f3 j5 Q3 H$ _1 X8 Z
有的是提前退伍
4 N3 V7 G7 C/ l5 I' l但是這種的退伍原因要怎樣寫啊/ T/ g- D0 p' E9 u, f9 x" B* I
/ D' w1 S  b! V: W9 p

9 s. _6 z  Z1 S* f先說...我不是參一
4 y9 B- |- D5 n$ u/ e2 [2 Z
0 R* ~" q* j! i4 k. W) {+ @這應該是可以套用"戰備提升"的名義吧
1 R. m9 e$ m! c' |1 S+ W- k4 G3 l4 A9 ]' A+ k) q) A: Z
試想* A# ~% m9 i! ]9 v! Z
都要打仗了 還有可能時間到了就走人?
# a1 }# W) }' ?6 ^7 J7 B% m9 f% q" e4 m
( }( i2 `$ x8 \9 O' K! z另外/ ?1 P2 q( d. }  U3 _& F
與其先讓你退伍/ H3 @5 f2 H$ G4 P# V, l! S. O
軍方再費一次工把你動員回來 而且還不一定是原單位 你還要花時間去適應環境8 O3 \. U7 B. Q1 O+ z& t$ n3 G
還不如留在原地 更能有效發揮戰力
+ V, j1 B' j$ H6 p, e不是對彼此都好?
* A1 l* [' I+ \' ?* G% Y
張致華 發表於 2006-10-20 01:36: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rmymp105 於 2006-10-18 00:24 發表
" V" N+ l* Q+ h2 p  O9 x記得當年我們還在士校代訓.然後全校師生都要北上.幾乎都包車到忠烈祠.2 s1 i; T# ^) H4 ]# o
然後排了好久的隊伍去向  經國先生三鞠躬.好像排了快6個小時吧.
" e* u) _1 W% Z. t3 B) a7 J! y記得當時兩邊排的都是憲兵弟兄.不過我到現在都還很好奇.各位學長有看到先進 ...
5 j" P5 {9 [; i4 N( K

9 x7 I" r: u: q; E4 l9 l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本連不是接外衛區勤務,所以不是很清楚為何要背對群眾
. a$ S" Y2 s6 l" H7 i1 ]6 Y" b& F若你仔細看,憲兵面對的是分隔島,(不是圍牆喔)
; q* S/ y# M1 ^0 S4 s# c0 O分隔島的對面也有群眾排隊瞻仰儀容的隊伍,所以主要是避免有群眾跨越分隔島
; l7 Q  b( A" ^; ]' p+ X3 }$ Y8 t所以才會有看圖時的錯覺現象
; a+ ?/ {8 z2 l8 ?1 I* Z) q6 T0 V3 ?8 s0 c. ?0 {8 I  `! p
經國先生勤務時,本連是接內衛區,就是忠烈祀的大廳周圍,出殯那天,大門軍官
  @3 m6 U* {8 E4 M全部都是上尉,咱少尉排長可爽了一天的上尉,但是很不輕鬆的勤務8 }6 a: A& f  A7 L
也是我服役時,有榮幸見過那麼大場面的勤務,非常值得,也是很不錯的勤務經驗# x! x/ i: J3 U" B! f  m. b; h# u

. w7 Z! {5 `- Y6 e+ A當時201指揮部全部動員,剛好我們整訓營就直接開拔就定位,細節不便闡述
4 b* `. D8 e  `4 B白天瞻仰遺容人潮眾多倒是還好,夜晚寒天冷颼颼,聽見哀號聲不禁鼻酸
" `$ A! g$ Z7 F4 U/ n5 ]那種發自心中的感傷,至今難以抹滅
+ b3 V' X6 y, z4 v6 @- N9 A( j+ ^0 \# y) Z& p
而且當時不可能有防寒大衣,穿著冬季甲種服,上冷下寒,搞的大夥兄弟總是....$ B- y, V7 l7 f
掏不到  不知道縮到哪去了' Y$ T; D& l8 j8 P5 P5 l
勤務結束後,黑紗布也拿掉了,掛起經國先生的頭像,而且掛了很長時間
+ F6 ^$ K$ l, y5 `$ c! V接著又換國旗,一直到現在~~~~~~報告完畢
armymp105 發表於 2006-10-21 18: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張致華 於 2006-10-20 01:36 發表
5 L6 `! Q- I; T1 s% Q, r
& J& W9 l4 A% F3 g8 X- e
% G: ^9 H* g" A% I8 X4 z% Y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本連不是接外衛區勤務,所以不是很清楚為何要背對群眾
! S6 u5 D' k- k! ]# n, A' L$ d若你仔細看,憲兵面對的是分隔島,(不是圍牆喔)
+ z6 F0 M# w. p3 i分隔島的對面也有群眾排隊瞻仰儀容的隊伍,所以主要是避免有群眾跨越分隔島6 M2 P7 u+ O& P
所 ...
5 p! B; h/ u, W1 Y2 W
報告學長.我是說他們當時都是背對著人群.因為當時我去了兩次.因為本人是憲兵科的所以.對憲兵的一舉一動都特別注意.+ _+ V, P1 J7 s& T, `% g4 _
當時我還跟同學討論這個問題.因為當時的學長站哨排很長.所以都背對著人群.因為是兩邊所以有些學長是面對牆壁沒錯.
9 Z$ n' ^1 m, O' `9 J' q所以想請有服當時為哨勤務的學長說明一下
paigu 發表於 2006-11-1 23:08:4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5 博A 的帖子

1/13當天, 我正在參加一天的點召, 說是一天, 卻只有半天而已, 因為中午聽到宣佈 經國先生逝世的消息, 一切活動停止, 於是當天中午就解召回家看電視新聞了.: @. Y- D- D8 D$ o/ o: B/ K
( O$ w( G: X, P- l* B% L( z8 A
後來聽說, 逝世到宣佈之間是有些時差的, 軍事考量的關係吧? 像"當年"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過世的時候, 正值與司馬懿兩軍對峙時期, 也是不得宣揚, 才得以遂了"死孔明嚇走生仲達"的妙計啊!
% X  g. b2 e6 C9 \9 u/ m
2 T" ^3 b6 {1 @
( s8 B' u. n) X2 N; {# `, C" l& z- T$ P
老潘註:提出規勸警告,勿於本區發表不相干政治言論。    11/1    23:122 h$ P: k  r. N
4 c9 y- u  K) x  x! z
----------------------------------------------------------------------------------------------------------------
7 i: \) n0 q* {0 \+ J◆第九條(警告)
) B) E8 l. n8 g; N: X2 \7 R3 c+ ]; D2 w6 V5 J' L
會員經管理員為前條之提醒,仍不改善者,記違紀警告一次。但管理員得先施以規勸警告。" G1 \4 C6 O! q( u, ~) T0 ?

, S0 P' m( b* y1 `4 ^會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記違紀警告一次。但管理員得先施以規勸警告,並得鎖定回覆:
9 {/ H) Y% }# S3 q# b. C. I! a) @3 L# J8 x2 v4 e
一    宣揚或貶抑特定宗教信仰之言論。
3 J- I9 {2 d  ?8 u) y1 {二 發表色情言論。# s& w2 x  |" y# J$ |1 g2 Z
三 發表令人心生恐懼之言論。7 X; M5 n9 L. N0 L
四 發表歧視性之言論。
% H" @! e( y8 z) t" u! t5 F, V五    發表人身攻擊或挑撥他人作人身攻擊、爭吵之言論。9 E4 K( x" \5 I6 Q- M  d; N- R
六 發表涉及民族主義之言論。
! I3 T) j. m4 g7 k5 q- d七 發表涉及中國統一或台灣獨立之言論。
3 c$ t" i, W- R! F5 i8 G0 ?5 V八 發表有利或不利特定候選人或政黨活動之言論。
4 _: u* E: ~/ i: P4 K1 _% m7 k九 發表其他與各討論區名稱顯不相關之政治性言論。( Z+ _% E/ [1 P9 T$ s' L
" z. R" T' j) G$ m$ w, ?
違紀警告,得併扣憲金或積分。
7 r. p* y7 I) z: Q# c9 U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2-15 09:10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10 收起 理由
LeoSheen -5 違規內容,請遵守版規!!
hank -5 違規內容,請遵守版規!!

檢視全部評分

hank 發表於 2006-11-1 23: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寇克 發表於 2006-11-1 23:36:3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個人也是認為兩蔣應是功大於過,以前神話某些人固然不好,但現在全力醜化這些人也不對吧?!對面都說毛澤東功過是3,7開了,蔣會比毛爛嗎?!怎麼可能!現在還在的人就不說了,反正現在你怎麼物化歷史,將來歷史就怎麼還給你!
HANDSOMEDOG 發表於 2006-11-2 09:45: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張致華 於 2006-10-20 01:36 發表
) ?$ z1 X& h5 l' O# ]
# V. d$ ~4 P8 Y' }) q+ e  U8 N
- v! d" Y$ s& H! \' o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本連不是接外衛區勤務,所以不是很清楚為何要背對群眾
3 D# B2 r5 b" |. ]$ o' n若你仔細看,憲兵面對的是分隔島,(不是圍牆喔)( ?3 ^1 N1 z1 f
分隔島的對面也有群眾排隊瞻仰儀容的隊伍,所以主要是避免有群眾跨越分隔島
! r7 g0 ^, ~! K# U, n- q/ R( e5 Z所 ...
- N' G+ \2 x2 }, J) m$ w/ q% _
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以前只要領導中心一蒞臨警衛現場,所有便監哨武裝哨都要向後轉,面對群眾背對領導中心,學長說這是老蔣總統延留下來的規定,好像是怕被伏擊,且面對群眾好像也比較能掌握到群眾。是不是這樣還是請知道的學長替我們解釋一下。
aleckcho 發表於 2006-11-2 11:59:45 | 顯示全部樓層
警衛的對象不是我們要"盯"的對象...所以...你盯著他瞧幹什麼
9 T! y* C! t" e' A0 d& k$ e; ~眼睛睜大點....看路人跟旁邊的車輛有沒有不尋常的啦!!!
# v. w+ C; r+ z* y5 A------------------------------------------------------------------------------------7 }0 T/ [7 s& m" R; d
以上....是我在中山分局當武裝代表時...聯指部協調官的"訓誡"
' ~% \9 i7 z; |- ^) K+ P( ?6 P) {+ j$ I; Y! w$ E0 F
舉凡聯合警衛中....不管是道路警衛或場所警衛3 n9 Z( C+ ^! _* U: A/ y: F* \- Z
我們所要面對的....不是警衛對象的移動或反應
- O/ _2 [# S  O) S0 u& z反而是現場現況的掌握....我們執行警衛任務要仔細盯.仔細瞧的...是周遭的人.事.物4 ]/ N! K& |; O' x
所以$ o. g5 J! v) x) c
真的如同長官所說的............."你盯著他瞧幹什麼"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6 收起 理由
LeoSheen + 3
寧安 + 3 正是如此,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linch1969 發表於 2006-11-6 21:27: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n4184 於 2006-10-17 22:30 發表
0 e; r/ k* |8 g7 x9 O
7 i( Q3 I$ r5 Q. n* j' a
! Z& J. g( O% O8 P# S' }5 @linch1969長官. w! Z6 D1 }7 u' C( ?
看你的文章所提,你那時在憲校
- g9 C$ q# i% O所以你應該是197的
$ L7 U- i6 ~0 T1 d' j9 n或是你是37x梯次的
8 t" c1 Z+ f: B; M& `1 v( n還是你是軍校生.......
0 Q& y5 F: M4 d; [: r4 `1 T$ h% C; R) J  B( l9 B2 j8 h7 d: C
經國先生去世的消息被宣布是在 1/13 晚飯前後,而且是看電視轉播
6 h9 J3 m- S2 D. ^' r; m怎會"當時天剛亮指揮部 ...
* D7 t/ P- h, u1 |1 z0 H
確實是上午,那時小弟在憲校士官隊受訓〈197〉至於為何早一步知道小弟就??
2 m; t7 f" L, H! |6 ]3 `消息發怖後幾乎每小時都有戰機巡弋,滿緊張就是了,我們這一期剛好遇到黨外抗爭〈鎮暴操操到暴〉
& V) n+ n! h- u5 G2 D又接著經國總統過逝停休,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8 01:31 , Processed in 0.03142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