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閒聊】國軍的單位有那個單位是可以學八極拳的呢?

[複製連結]
svmax4v2003 發表於 2005-11-27 20:2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40265|回覆: 20
國軍的單位有那個單位是可以學八極拳的呢?∼∼∼∼憲兵有學到嗎?" e* o# |- X) m- K& |

1 }, |/ `. }+ D' T1 `% p
0 d1 e7 x6 x% P8 B7 u- p* e+ A* X1 E/ B$ w+ @
管理員註:三帖八極拳主題予以合併。
菜比巴 發表於 2005-11-27 21:3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防部的警衛大隊~~
施純佑 發表於 2005-11-27 23:42:06 | 顯示全部樓層
目的是讓危害者立即喪失攻擊能力! _9 ^4 ^$ i! S8 }& A
其他的不說了
about531 發表於 2005-11-28 07:39:51 | 顯示全部樓層
八極拳相較之下是徒手搏擊~~讓對方束手無策的沒辦法反擊5 m" ~/ H& C9 g3 d4 B

3 [( F3 {% M3 f, `且力道很大喔!!!
小智 發表於 2005-12-14 01:12:44 | 顯示全部樓層

劉雲樵-八極拳

內容提到的"劉雲樵"先生名字,倒是讓小弟我眼睛為之一亮!!!
4 b7 q, Q7 z8 k* ^, P5 P! {; M: e, H2 o% h
相信對武術了解的朋友一定對"劉雲樵"先生這個名字不陌生!2 v8 T# r' e! ^* v" l  S7 M5 S" z
由於小弟並非習武之人,對武術了解也非常有限,因此就不做說明與介紹!4 F( `4 k, |% \; K
這些就留給對武術了解的朋友介紹吧!以免小弟講錯或亂講!:h:a;
8 n8 e7 [" a' c! T但是,對於武術有興趣的朋友,小弟建議可以了解一下"劉雲樵"先生!
, Q2 l/ R! e7 v/ i+ J* b他絕對可以稱得上一代宗師!9 [7 f7 X+ v" ]" A
+ n0 m- e& o! h6 `# T2 w% j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 對於劉雲樵先生的子孫與其流傳弟子之間的功夫表現,不免讓外界懷疑劉家有"砍步"的嫌疑!這點對於中國武術的傳承而言,不免覺得可惜!
7 S+ Z0 N/ b% \: y  x( j. q) L
4 s  _. ]5 p+ l一點意見,如果錯誤,麻煩指正。謝謝!
小智 發表於 2005-12-14 01:28:4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武術主要分為內家和外家!9 p& ?7 s! J3 }) y
雖然修練內家開始才是根本之道,但是以現在而言,已經很少人願意花時間在修習內家功夫了!7 ^+ V% d' Z1 [  |! i1 C
因此,小弟曾經針對這個問題請教過修習武術的朋友;他本身是學習陳氏(武術)太極(非養生太極),但是對各家武術多少有些了解;他給我的建議是學習"形意拳"!3 n8 P1 L4 @2 T! b, ?3 u
"形意拳"流傳廣,幾乎各個知名的國術館都有教授,而且招式簡單!還有學習效果快速!功力之深淺就看個人的練習與經驗!& X+ O6 E3 }" S2 ?' X* Y
! d5 {6 P: D( }+ H
提供給大家參考!不保證一定正確!:h:a;
忍者 發表於 2005-12-17 17:26: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 about531 的張貼

八極拳是近戰的拳法<打的時候特別注重吋勁<也就是說貼身靠打<八極拳有一門撞牆功<就是每天用身體背靠撞牆<練習身體的勁和受撞擊的承受度<而跆拳者是遠戰的拳法<八極拳是侍衛專門練習的拳法<一般部隊不會教
mp.ssc 發表於 2006-3-4 13:4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八級拳

特勤中心, k1 c4 i4 s% e9 c
一套拳18式
ckkh 發表於 2006-7-30 10:18:52 | 顯示全部樓層
沒錯國防部的警衛大隊
! l- u) ?  i) c9 S8 h% I8 ]而且是隸屬特勤中心的1 V9 u: ~7 U6 l5 t8 E" ]% E
以前沒有DV不然就偷拍給各位瞧瞧) X$ P8 }7 r. v% V0 o! C
以前大安(玉山)官邸的警衛隊常到連上9 D' @* T4 |+ q" v' a) H2 e
借籃球場測驗
lavare 發表於 2006-9-14 05:50:33 | 顯示全部樓層
八極拳分為「小八極」、「大八極」、「六大開」、「連環拳」四套基本拳法,另有金剛八式、金剛小架、金剛大架、八大招、大槍術、四郎寬、純陽劍等。是中國滄州的地方土拳,簡單樸實、單純爽朗直接,崩憾突擊為攻擊基本,走的是熊形與虎形,
  ]% V+ `; N# x/ j! ]/ L
1 y4 ~3 K& D/ @% C/ F! z  S小八極是入門的套路,對打下基礎極其重要。其次便學習大八極,以掌握攻防的策略。到最後,才可以學六大開,以了解八極拳極其精妙的招法。至於八極連環拳的套路,是近代參照古傳的小八極、大八極和六大開的套路所選編成的。
% z) U0 k7 e- d0 n) c6 h
2 {6 q8 U3 Y) y7 i, E3 T小八極原名「小鈀子」,為小架子。練習時姿勢較低而緩慢,其目的在求練氣,氣充則身健,身健則志壯,同時講求沉墜、撐張、穩重、勻稱等要領。$ X/ j. c3 R3 Q5 y7 f3 b, Z  v
3 @- S6 P4 g$ r/ K
大八極原名「大鈀子」,為大架子,練習時姿勢開展,動作稍快,要求拳勢便捷,發勁猛脆,手法細膩,腳步靈活。  [( h( Q! k1 A. k" _7 m9 P5 x8 [! K" v
( P% g0 @9 u9 [& Y0 j. ]$ d
六大開,為八極拳重要拳法之一,除真正本門嫡傳弟子而外,外無傳者。所以,聞知其名者雖多,但曾練習過的人極少。這是本門繼小、大八極之後,極肆其技的緊要功夫。  }8 g0 R: n0 l+ V
3 O: ~9 H% g# e# e( D  Y9 F
連環拳,是八極拳之連環手法,不花俏求實用,其著法有36動,但變化無窮。每著講求冷、彈、快、硬,所謂:「猛如虎」、「狠如鷹」、「滑如油」、「冷如冰」,如此方能達到八極拳之最高境界。
2 V( V: Q3 K; K; Z. i
, v9 q$ x) F. _0 G八極拳勢以剛猛為主,以「沉墜勁」、「十字勁」為發力之道,再以「纏絲勁」為輔。其優點是在近距離時有極強的打擊力。「沉墜勁」是要求用者在運勁的時候可以十分穩定地沈勁;「十字勁」有向四方八面發勁之意;「纏絲勁」勁力像螺絲般旋轉穿出來發勁。
: g6 X9 {/ y, ]  S6 L) D, D  因為八極拳以「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兼用,這些位置均為人體較硬且較近本體的部位,是以發力較為迅猛、貼身近打、以短制長,但其缺點是若單練八極的話,則在遠距離時會較難作出攻擊,因此武壇劉雲樵大師另取劈掛四式(劈抱撐靠)劈掛一趟、劈掛二趟以補八極之不足,劈掛掌的動作可用「大開大合、猛劈硬掛、滾輪翻轉、放長擊遠」來形容,古來便有「八極參劈掛,神鬼都害怕」之諺,劈掛以腰為根揮動兩臂,要求臂起時綿柔快速、勁力通透;劈落時力猛如彈炸,故有「劈掛苦手」之說。; J- \! C' z9 q
0 R( z. b3 i1 j. ~7 P. I
台北
. N, S$ q9 K* I3 K武壇http://www.geocities.com/Colosseum/Bleachers/2630/list.htm
' p% i2 x+ `% X$ V. {8 H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http://home.kimo.com.tw/bajiquanassoc/main.html
9 i3 N* N& F% }, f4 w& j* L徐紀 止戈武塾http://home.kimo.com.tw/adamhsu_kungfu/. p2 r  `3 O6 i$ f7 q
黃偉哲 念塵武學http://master.damonhwang.idv.tw/
- g' I3 A' @" Z+ K1 G/ C% Z9 F金立言 大內八極http://myweb.hinet.net/home2/bachi/title.htm* u- U4 B1 B$ U, o  w5 ~: v* E
鄭朝烜 格鬥八極http://home.kimo.com.tw/touchbaji/
/ f- r5 m7 k! D0 E8 x; P季昭華 繼雲武學 季氏八極拳http://club.ntu.edu.tw/~ntuima/ (台大內家拳社)
5 L' `% |" c6 U- G
- i8 m/ ~. P' C' t* ~八極螳螂 蘇昱彰http://pachitanglang.myweb.hinet.net/這是高雄知名的八極拳也是屬於武壇分出來的系統
/ p2 K/ I+ C7 }/ o. J. f  m, D宗樵武學 戴玉強 在桃園縣龍潭鄉http://myweb.hinet.net/home4/hn86666887/; E+ [% P1 D) b3 }3 X
大溪武壇http://www.tacocity.com.tw/dasinew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8 03:30 , Processed in 0.03290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