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癌細胞最愛吃用微波 爐煮熱的食物!!

[複製連結]
about531 發表於 2005-11-25 12:4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6174|回覆: 8
首先令我們好奇的是何以微波爐有害?
倘若有害,為什麼政府不回收呢?

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或者可比擬這個情況,當你將一隻青蛙放上一個開著大火的熱
鍋時,牠會立刻跳走,但如果你用一根蠟燭慢慢燃燒加溫,剛開始時,青蛙並不覺得有 任何燙感,但逐漸的等到牠覺得熱了,想跳走時牠的腳已被熱鍋黏住了,再也無法  跳走 。
如今微波爐就像那根蠟燭,使用它的人就像那隻青蛙,什麼時候會被黏住,或許是十
或二十年之後,但遲早有可能被黏住。在醫院中輸血,需將從冰箱拿出的血加以溫熱才可輸入人體,曾有護士為了急救病人
節省時間,使用微波爐加溫血液,一輸入體後病人立即死亡,以後醫院中嚴格規定,絕  不可用微波爐去溫熱血液。

而專門調製給嬰兒服用的奶粉,盒上說明文字,明白寫出絕不可用微波爐去煮熱,因
為它會破壞所有的營養。

有關微波爐所引起的各式傷害,蘇聯人作了許多研究,例如:
(a)肉類微波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叫 d-NitroSodienthanolanines。
(b)微波過的牛奶、水果、麥片,會將其中的氨基酸轉化為致癌物。
(c)蔬菜微波後,會將植物生物鹼(Plant Alkaloids)轉化成致癌物。
在蘇聯、德國、瑞士等國家,對微波爐造成人體傷害方面,作了許多研究。

有人問,如果微波爐有害,何以政府不制止它的使用?
乃因它所造成的傷害,不是短時間內立即可看到可能是在二十年以後才顯現出來,除
非有專業研究員,在實驗室作實驗來證實。

而在美國,一切研究以利益為前導,對無利可圖的事,是沒有人去作研究的。 這個國  家以科學掛帥,最優秀的人才都做了工程師,只講究效率、效果,卻不去管後果。

在美國癌症也比其他國家領先,高居第一位。
為保護大眾利益作研究的團體幾乎沒有,都是為大公司牟利而研究。

比較上,在英國社會學系都是最優秀的精英分子,稍次者才去當工程師,由於當政者資  歷背景的差異,在美國為公眾利益而不求牟利的研究,是無法和其他一些國家比擬的。

根據蘇聯、德國、瑞士等國家所作對對微波爐的研究,發現有許多負面的結論:
(01)它破壞腦組織。腦的傳播是靠磁波,微波爐處理過的食物,如長期食用,會中和
腦磁波,使腦退化,磁波短路,此為長期副作用。
(02)微波爐食物,除了有致癌物之外,它還產生一堆不能為身體所吸收利用的不知名
副產品。
(03) 長期食用微波爐食物,使男女荷爾蒙分泌量減低或改變。
(04)微波爐食物的副產品,是長期而永久性的殘存於人體內。
PK調查官 發表於 2005-11-25 12:5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steven 發表於 2005-11-25 12:53:14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bout531 at 2005-11-25 12:49 PM:
首先令我們好奇的是何以微波爐有害?
倘若有害,為什麼政府不回收呢?

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或者可比擬這個情況,當你將一隻青蛙放上一個開著大火的熱
鍋時,牠會立刻跳走,但如果你用一根蠟燭慢慢燃燒加溫 ...


感謝學長提供的資料,十分令人震撼。沒想到微波爐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在於微波本身,連處理過的食物都有問題!還好我家沒有使用,以後到便利商店還是少買需要微波的東西比較好
wannder 發表於 2005-11-25 13:00:5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餐老是外的我...以後不敢再去便商店~買微波的食品
 樓主| about531 發表於 2005-11-25 13:05:25 | 顯示全部樓層
上面的學長吃要吃的健康,因此我們要對一些危害身心健康的食物說"不"...
 樓主| about531 發表於 2005-11-25 13: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PK調查官 at 2005-11-25 12:51:


請轉貼文章出處 謝謝


報告長官:
              內容摘錄自"疾病的形成與防範"一書,作者為洪山本博士(新加坡營養學博士)
npb_lions_18 發表於 2005-11-25 20:59:3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bout531 at 2005-11-25 12:49:
首先令我們好奇的是何以微波爐有害?
倘若有害,為什麼政府不回收呢?

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或者可比擬這個情況,當你將一隻青蛙放上一個開著大火的熱
鍋時,牠會立刻跳走,但如果你用一根蠟燭慢慢燃燒加溫 ...



唉唷,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呀?:@以後不敢吃微波食品了啦!:h:a;
sharka 發表於 2005-11-25 22:31:51 | 顯示全部樓層
丟到東森網路追追追請他們查就知道有沒有這個人、這本書、這段文章囉
steven 發表於 2005-11-30 10:16:19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rka at 2005-11-25 10:31 PM:
丟到東森網路追追追請他們查就知道有沒有這個人、這本書、這段文章囉


追追追小組卅調查報導

根據一份統計,台灣的微波爐普及率約百分之四十,簡單的換算就是每十家有四家家庭裡有微波爐。如果有人對這些家庭說:別用微波爐了,用了小心致癌?會讓很多人恐慌吧?事實上也是如此。最近網路上在流傳一封「微波爐弊大於利」的郵件,有網友來信喊救命「我爸爸都不讓我用了,怎麼辦?」究竟,這封信上說的有沒有道理?

網路上流傳的這封信,其出處並不難查,作者Raymond Francis創辦了一家賣健康產品的Beyond Health公司,寫了一本書《永遠不再生病》(NEVER BE SICK AGAIN)。網路上流傳的這篇文章,在他的公司網站上www.beyondhealth.com就可以找到,不過要看要先註冊。

這篇文章的譯文2003年9月17日便刊登在大陸的中國青年報上,由於是平面媒體,讀者甚眾,一刊登後果然引起廣泛討論,網路上也立刻有人對此文章展開質疑,首先便是作者的身份,網路上轉寄的譯文少了一句「Raymonde是美國麻省大學科學家」。在我們找到的原文中,關於作者的身份是這樣介紹的:

Raymond is an M.I.T.-trained scientist and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er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optimal health maintenance.

在另一篇關於他的專訪中,他則自稱是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的化學家(a chemist with a master`s degree from MIT)。(參見:Neela Sakaria speaks with Raymond Francis)

從這些資料來看,譯成麻省的科學家似不精確,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還是進入正文來分析吧。

為了分析這篇文,淡水河被迫唸了一堆英文,總的來說,Raymond Francis這篇並不是什麼創見,而是所有關於「微波爐有害論」的文章集合。文章中的許多論點都是很久以前就有別人談過的,不過,也一直都缺乏相關的辯證,網路上轉寄另一篇署名「洪山本博士」的版本,其實也是這種大集合的文章,只是把網路上流傳的材料再加工,所以,我們就不另外分析了。整理這些反覆轉述的微波有害論,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吧。:

1.有關微波爐的微波產生方式

文章上說:「太陽產生的微波與微波爐產生的微波有重大區別。這個區別在於微波爐是用交流電來產生微波的。 」我們找到更「細緻」的說法:「太陽所發的電波是不能產生磨擦性熱能的直流(direct current,即DC) ,譜頻寬闊,而微波爐的是可製造磨擦熱能的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即AC) ,大部份型號用的電功率是900-1000瓦特(watt),譜頻偏窄,能量十分猛烈。」(參見:用微波爐煮食有害的真相)

然則,不管是粗略的說,還是細緻的說,上面的說法都是有問題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的黃建華教授指出,國際上規定家用微波爐的微波波長為122mm,對應頻率為2.45GHz不管如何產生,只要是同頻率的電磁波其物理性質都一樣,不因來源而改變,如果真要說差別,就是太陽產生的微波大部份被大氣層擋住到不了地面來。

2.微波爐加熱的方法

文章上說:「微波爐用交流電產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鐘幾十億次的速度旋轉,造成分子之間巨大的摩擦力,使食物迅速加熱。人們通常以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我們對照了一下,原文確實是用「旋轉」(rotate),不過在另一篇微波有害論的文章中,用的卻是「震盪」(oscillation)(參見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在我們找得到的中文資料裡,至少肯定了「震盪說」,有的批評者說這篇文章用「旋轉」是錯的,其實不是重點(否定這點也無法否定整篇文章),重點是在這個前提下,有害論者繼續推論,「這種水份子每秒鐘高達過億轉的磨擦,把食物的營養成份﹙特別是蛋白質﹚破壞,令食物變質。」

3.微波加熱使食物變質?

接著上面的推論,黃建華教授質疑,其實加熱食物就可能產生可能致癌的物質,但加熱水分子(微波爐加熱原理)溫度,大約100度C,遠不及炒菜產生的溫度,可能致癌的物質應少之又少,又此頻率之微波能量甚低,打斷分子鍵結幾無可能,又如何能讓無毒物質變有毒呢?

大陸的媒體請南京亞泰微波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陳金傳分析,他也指出,「按量子力學的理論來解釋,微波加熱過程並未打破食物分子鏈的結構。只有破壞分子鏈的結構,食物分子分解成離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才會使原有食物分子發生化學性的變化。就目前可以證明的微波能量來看,還不足以發生化學性改變,產生新的不明分子也就無從談起。」(參見:微波食品真的致癌?科技人員闢謠)

在kinnet醫療網中,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的王昱豐醫師也指出,用微波爐烹調的食物,理論上而言,微波只是能量的轉移,並不留在食物之中,但就像烤的食物一般,是不是會引起某些蛋白質變性,目前並無定論。在香港食物環境衛生屬介紹微波爐的網頁中也提到,微波是不會透過食物傳至人體。(參見: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kINNET國家醫療網)

談到在微波爐的能量會不會留在食物中,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一文裡曾舉出,有一位美國大學的「知名教授」曾寫信到國會聲明,「微波爐的能量是會累積,而且會傷害人體的。」但文中卻沒有說這名教授是誰,我們根據文後的註釋1推測,這教授應該是指Paul Brodeur,這位教授在1989和1993年時出書,指控電線根本是「死亡電流」(Currents of Death),在這本書中指控的「殺手」,其實不只微波,包括電線、雷達、錄放影機、電腦螢幕以及所有一般的家用電器。

根據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Farley所寫的文章記述,Brodeur的指控經媒體批露後,在當時的確造成了恐慌。不過,在90年代中期,已有超過上百篇的臨床研究指出,癌症與電力所造成的磁場並沒有關連。(參見:Power Lines and Cancer:Nothing to Fear 淡水河註:Farley教授的文章很精采,引經據典,說來毫不費力,可惜實在太長,如果全譯出來,這篇報告就要長的不像話了。)

4.微波加熱輸血致死案例

Raymond Francis文章所提到微波加熱輸血一事,因此導致病患Norma Levitt女士死亡的案例,出自一篇更早發表的文章(參見Hidden Hazards of Microwave Cooking)這個案例也在大部分微波有害論的文章中,被廣泛引用。

在Hidden Hazards of Microwave Cooking這篇文章中,只提到死因是「微波加熱輸血」。作者說血液加熱是「常見」的事,為何微波加熱就會出事呢?所以,一定是微波爐改了血液的分子結構!這一段「推論」(注意,不是科學證實的「結論」)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血液加熱在醫院是一件需要慎重為之的事,在國軍台中總醫院的網頁中有關輸血部分即寫到說,「血液加溫必須用專用之設備,(溫度可控制在40 ℃以下,有溫度計可供監視用,有超溫警報器。)不可用微波加熱或用溫水、熱水直接加熱,當加溫不平均時,可能會造成溶血。」我們之前在查「純液體都不能單獨在微波爐加熱?」時,就已經寫過了:「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陳守治指出,因水的傳導不快,且微波爐是採用大能量集中且快速加熱的方式工作,所以當使用微波爐單獨加熱水時,會使水杯中心位置的溫度過高,但邊緣的水溫依然很低...」換句話說,家用微波爐加熱血液的危險有兩個,一個是「加溫不平均」(雖然,比起隔水加熱等方式,微波仍然要平均多了),另一個則是溫度控制。(參見:國軍台中總醫院,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用「專用的設備」去加熱血液,都是不安全的,單單以此案例,就推論微波改變了血液的分子結構,是非常跳躍的推論方式。

5.瑞士皇家科技協會兩個博士的研究

接下來是關於「瑞士皇家科技協會的發現」,這裡的譯法也有一點爭議,原文是寫「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ology」,大陸的反對者認為應該翻成「瑞士聯邦研究所」,不過,也沒關係,無關緊要。這個研究也是微波有害論的大重點,幾乎每文必提。

這兩位學者Hans Hertel和Bernard Blanc的研究發表於1992年,名稱是「COMPARATIVE STUDY ABOUT THE INFLUENCE ON MAN BY FOOD PREPARED CONVENTIONALLY AND IN THE MICROWAVE-OVEN.」可惜的是我們只找到研究名稱,沒有找到研究本文。不過,在網路上大量轉載的訪談中,有記載了大部分這個實驗的細節,這個實驗的實驗只有八個人,其中一個還是Hans Hertel自己,他也是最老的一個,其他志願者大約都在20到30歲之間。Hans Hertel說他們這八個人被關在一個旅館中八個星期,排除了吸煙、喝酒或作愛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然後,他們會給志願者分別吃「生的牛奶」與「微波過的牛奶」、「生的蔬菜」與「微波過的蔬菜」,吃之前先抽一次血,吃完後再抽一次血。(參見:The Proven Dangers of Microwaves

大陸的批評文章說,這個實驗非常的「粗糙」,除了樣本太少,進食之後的抽血間隔也只有15分鐘到2小時,並據此批評研究設計有問題(怎麼可能剛吃完東西就發生變化?)。不過我們一來沒有找到原報告,二來在部分介紹的文章中只說「間隔一定的時間」(at defined intervals ),因此對這一部分的批評並不能肯定。但,只有八個實驗者的樣本,就一個號稱「重大發現」的研究來說,研究的結論未免下得太過草率。(參見:誰說“微波食品有害健康”?)

在大陸的批評文章中還提到Bernard Blanc後來曾公開改變他對「微波有害論」的看法,這點是沒錯。在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一文中,就有記述此事,不過同一篇文章中卻又另爆「內幕」,說Bernard Blanc曾私下寫信給Hans Hertel,說他公開表態是不得已的,因為有人要危害他的家人--這一點,因為沒有其他資料佐證,只能存疑。

6.前蘇聯的研究與禁令
不管是看中文,還是看英文的微波有害論,我們都沒有找到蘇聯相關研究與禁令的進一步資料。目前只能先存而不論。

7.微波令營養價值減少?

食物營養質減少的問題,其實只要食物加熱都會,去年在我們站上就有一篇報導指出,西班牙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研究發現,綠色花椰菜在經過微波爐處理時流失的抗氧化分子最多,而用水煮和壓力鍋則是其次,最好的選擇是清蒸,可以讓抗氧化分子幾乎沒有損失。 (參見:微波爐處理食品 營養恐流失)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建志在一篇「微波爐雜談」中就提到「和一般的加熱方法相比(如煮與蒸等)﹐微波加熱的維生素B群耗損率與一般加熱法相近﹐維生素C耗損率反而比一般加熱法低...」(參見:微波爐雜談)

Raymond Francis的分析大致如上,綜合以上查證的事實,本文的可信度是有問題的。在查證相關資料時,我們也發現關於「微波有害論」其實還有很多論述,不過,如果再就這些論述進行查證,可能就要出書了,因此,目前僅就網路流傳的Raymond Francis文章進行分析。

【轉錄自ETtoday網路追追追】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1-28 01:10 , Processed in 0.03840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