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世界各國的飾緒

[複製連結]
DDS 發表於 2005-11-19 02: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34278|回覆: 20
在台灣
0 C7 M' l3 C8 _. Y' Z# d軍服能掛飾緒的場合並不多
# R% X" _3 `4 Y0 q三軍官校大概也只有穿上大禮服才能配飾緒!!3 t8 H( ^$ a- L7 }4 d
另外也只有閱兵時看閱兵台那些將官偶爾會佩帶+ ?; @9 g: r$ W+ s# c+ z
憲兵很幸運的8 M- O# `( R0 ^
飾緒幾乎就是當兵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9 P0 q' {: ~" R  }6 u
飾緒(或稱穗帶)的源流已經在別的主題提過了6 x+ G  t. G2 B+ h  R

4 E7 l) _) @! ]關於憲兵甲服【飾緒】源流
. y5 o" d' a2 i; {$ c: w9 G! o6 @! r
在此列出一些其他國家的飾緒給大家做參考......
; v" `8 T( ~2 M4 l" _( J2 P5 j
8 ]: r, d& i* J  c3 f# L
5 [! W0 _; I6 ]二戰德軍少尉飾緒  f/ r# {. g( L2 j" S

; ?( }: b9 M& H) T3 Q% y
  c4 K. A8 b& G# C- U6 M, y現代美軍......; ]; d9 n4 m( w/ P( Y/ }" {0 K

; N7 S- X# V2 g% H% n1 C# ]! f' n2 {  ?5 P& e5 I

, A) a; f; l; g7 Y- _9 t! n& G  v6 F! R( G  k0 Z
現代美軍無論官兵甲種禮服右肩一律有飾緒,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兵科
' x5 W7 |" A! `
. u# x$ D) k! d( M2 J: i6 \. y$ t& u$ q+ N7 R8 C
左肩的飾緒則有不同的意義......% o) c' @5 @5 @% V  ^' k

& g& d) i7 j4 A8 |+ W
" Q0 Q. d4 ~( v- v: Q) t1 @
. J9 [# z0 y4 X1 L5 F+ n% q5 }' R" {* \
配於左肩者代表軍方頒給你的功勞獎
" r% {1 Q" H4 C# T% r
! l$ Z! t1 ^" E3 D[ 本文章最後由 DDS 於 2005-11-19 02:17 AM 編輯修改]. I$ p! M4 f* w" Y8 P

1 t, E  @, y0 D+ r- c[ 本文章最後由 DDS 於 2005-11-19 08:19 PM 編輯修改]
老潘 發表於 2005-11-19 10: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有種說法似可被證實的:就是穗帶的另一端早昔(拿破崙時代)是用來綁住執法者與測量人員的高貴筆,以防高級筆掉落毀損﹗而有了後來的象形外飾。8 I2 _8 f8 \; G: y, j, ]3 j

- _0 n2 ^6 W: m
npb_lions_18 發表於 2005-11-19 10:33:1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DDS at 2005-11-19 02:13:8 y) n6 }8 e$ x" O- r
在台灣. `0 v8 Z7 C+ j# U6 V" t  y. c
軍服能掛飾緒的場合並不多
2 S* v& Y# R0 b4 A* p) i7 Z/ \三軍官校大概也只有穿上大禮服才能配飾緒!!, r6 s+ j& I# p0 e9 d6 F
另外也只有閱兵時看閱兵台那些將官偶爾會佩帶
! ?1 o" c1 [, T$ ?* |% @' }憲兵很幸運的) q: `$ U) t7 D& G4 @  g* J3 n) L/ f
飾緒幾乎就是當兵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Z9 V) ?; y3 W2 j
飾緒(或稱穗帶)的源流已 ...
* A& P- Y2 u( S# R

  Y, \1 R9 _4 F% @; b4 n# ^7 p& |! v  L+ w1 A0 Y3 K

! L1 \1 d- S' _+ z" E2 v1 x  \7 m哇,學長你又讓我學了一課,又大開眼界了一次,原來飾緒有這麼多種顏色唷,五顏六色的,感覺好美!
byronliao 發表於 2005-11-19 12:3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優秀的學長!! C4 ^+ }) m  y; P7 x2 n$ }8 ?
學弟謹記在心!
 樓主| DDS 發表於 2005-11-19 18:34:47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潘 at 2005-11-19 10:15 AM:
2 v/ x1 y: U0 R' n7 f 所以有種說法似可被證實的:就是穗帶的另一端早昔(拿破崙時代)是用來綁住執法者與測量人員的高貴筆,以防高級筆掉落毀損!而有了後來的象形外飾。0 G; w6 Z4 ]3 b7 W# ~; L, ?  H

$ }1 ]9 L& S' Q) }: p[img]http://military-web.hp.infoseek.co.jp/a ...

0 L& A, p( O: W
+ v9 z+ r' |9 L# q) z* O' Q, y2 Q其實說法不確定, 通常最被廣為流傳的就是如上述所說的....... b2 h% @5 j2 p# P! H# a# x$ z
* i9 M8 p$ R) p" h7 A

* J  P+ h, x' O* C" w) r6 `飾緒英語稱為 dress aiguillette 或直接只稱 aiguillette 。/ K; D1 y+ A5 ?
過去沒有無線電的時代,1 A4 d6 E, |0 c& j7 z" J5 ]
命令傳達時必定先用筆寫下, 再叫傳令兵帶著這紙命令送交
6 V) @2 |  g" V2 W* o8 t6 _  B所以主官多半必須隨身攜帶鋼筆或鉛筆, d1 z- ^& ^1 h4 Q0 e/ i& n; X
為了防止遺失, 所以用繩子綁在筆末端, 繩子的另一頭則別在右肩
8 l: @) {" i- c, s, T3 y* c) [而這支筆則有個金屬圓筒狀的筆套(如上圖的末端)+ ?1 B" z% c  A4 _# y

* r# V8 V0 a; F6 U開始變成軍服裝飾據說是從拿破崙時代開始!!
0 n' h! I6 l5 ?- F
' @7 ^( v1 k$ d9 w% x' g, @, ^" p2 v
下圖為日本海軍參謀飾緒, 目前自衛隊仍使用此型
9 M* X5 @" X$ m. e! \' Z2 I: @! \二戰前日本陸海軍的規定是......
, S  C1 B' b+ L, ?* z軍官大禮服一律佩帶, 軍常服時只有參謀副官必須佩帶6 b* D# Q+ ?3 q+ q
一般軍官為金色, 皇室武官為銀色
8 d5 B! a" Z' n9 F
 樓主| DDS 發表於 2005-11-19 20: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德軍飾緒

德軍在一次大戰後做了一次軍服改革
" C4 U! E2 N, }+ R6 F  ?這項軍服條例於1927年7月22日頒布實施
- j/ q$ J2 x( ~' p0 t# w其中規定了飾緒的格式, 這種飾緒因而稱為國防軍型飾緒(Achselband des Reichsheeres)5 O/ w" P# f5 i# l7 J
" S( ]( M6 V9 E
到了納粹開始執政後軍服法令又做了一次變更
; F( M5 Y' x/ l- C於1935年6月29日公佈實施" Y. n" J0 v) w, x  \! i$ Y9 w
這新型飾緒則稱為陸軍型(Achselband des Reichsheeres)" [; D" m& V. n5 d$ ]: o8 B8 \

8 J$ y; h! V8 c5 B# _5 x二戰結束後德國分裂成東西德,
, f& B: F2 r& G" m西德軍服上的飾緒比較接近早期的1927年國防軍型!!
# p$ ^$ T' p+ h" P  }% Z$ b0 w而東德則類似1935年陸軍型!!
0 q/ G; u) C1 [. ^$ x& R
; W* B+ \- f6 V
9 B. o& y- |9 s6 l  s, d2 X* c1927年制定的國防軍型飾緒(Achselband des Reichsheeres) . y+ q! H/ H6 `4 {$ n( f

5 c$ V0 S0 L: ~+ ~0 l5 g
8 G8 e6 B5 W- Z$ E3 W4 u% ~$ @% {- d/ Y. `: s
1935年制定的陸軍型(Aschelband des Heeres)/ t5 u" Z6 o3 m

3 D- Y& ?: A  c- P
; n  J2 S& C/ r  H" Y
1 ?/ i7 H5 I+ @0 X$ O3 e
' y8 e0 |( {) M3 |, X
& N: M$ x$ {9 ]9 y' W' S8 L$ N西德現在仍在使用之飾緒
4 h  S: X  D& @4 _幾乎和1927年型飾緒(Achselband des Reichsheeres)一模一樣
0 H+ A+ g8 K9 r0 j' J

0 P5 I. M$ q# f/ b* m% Z; F) Q4 {$ r6 s5 \4 B
[ 本文章最後由 DDS 於 2005-11-20 01:58 AM 編輯修改]
 樓主| DDS 發表於 2005-11-19 20:39:02 | 顯示全部樓層

幾個共產國家的飾緒

波蘭陸軍少將軍服
) I0 P. W# a% J( H
5 q5 ?4 Z% U6 @9 E4 a  a- Z+ m  |

8 C( O8 [4 h: k+ s: E9 X: f3 _羅馬尼亞陸軍少將軍服
7 Y. {1 L% N& _
4 {* N+ S9 J6 g9 e  B  C2 J0 t" e; z6 ^- `1 [/ ?

, M3 z+ `3 a  v' D1 X+ _) `俄軍砲兵元帥軍服 : x' G# y6 h$ M# i7 @: q+ f! h

, B/ A0 m- L3 N" K
- x. e5 n2 G8 @% q% R2 t
! ]; Q- q& F- }! P& s9 ^1 q解放軍的飾緒, 和俄國相似度極高5 s* [+ v' t# P5 K- O7 k  n
只是掛在左肩

, a. f9 [  I) P. ~% \5 H* S
* A& [; @3 n/ C3 O" y
8 D( S7 _9 ^3 n3 }4 U[ 本文章最後由 DDS 於 2005-11-20 02:05 AM 編輯修改]
 樓主| DDS 發表於 2005-11-20 00:06:57 | 顯示全部樓層
美軍好像把飾緒分成兩類; U" n: a, ?, g
掛在右肩的只是軍服的配件之一, 純裝飾, 這類稱為 Dress Aiguillettes
0 v1 {: T( {6 ^" f( q掛在左肩的才代表"執行勤務", 稱之為 Service Aiguillettes
3 l4 q$ X% _8 y+ J, W. k0 C
, V: G1 T& w0 h下圖即為美國海軍新兵下部隊後銜接教育一景  h( p) l* l8 ^* R" H
圖中可見該士官左肩掛著紅色飾緒代表他是負責這次銜接教育的班長
/ d0 |" E0 t) Y) Y& p  e# a9 \不同顏色的飾緒代表執行不同的勤務) Q1 }! f; x  b. A7 z0 h. z
$ J, d% |2 h8 T. @7 Q

2 R) w8 b$ o$ {0 a[ 本文章最後由 DDS 於 2005-11-20 02:03 AM 編輯修改]
aries632 發表於 2005-11-20 02: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嗯~原來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在裡頭~
+ e+ ~* ?9 ?, n/ ?( V不過這樣大致看了一下,好像只有中華民國憲兵的飾緒0 B: a. @7 J& ]
會自己加工,又捶又壓,做的扁扁硬硬挺挺的.
  S( l- y+ Q; ^* U8 S4 R( N, V2 g/ r" P6 N/ K( x* F
" {5 K; A' Z% p3 ^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套甲服做昏頭》
 樓主| DDS 發表於 2005-11-20 03:32:34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ries632 at 2005-11-20 02:21 AM:
# c* S3 \$ R3 r3 v- L 嗯~原來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在裡頭~
/ q+ i7 g% t6 Y. p. l6 i9 y4 L不過這樣大致看了一下,好像只有中華民國憲兵的飾緒* P7 d6 z6 i" y6 |8 p" y
會自己加工,又捶又壓,做的扁扁硬硬挺挺的.0 @0 {5 b; w& \* q8 e9 V# P

. t; L2 @9 r4 u9 H& K& T" S$ ~9 M: Q: P3 i- `8 ^4 R# u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套甲服做昏頭》

9 h5 U1 t; @9 k8 p2 F/ _& v9 d/ I# }2 P6 f2 R
6 I6 a: h1 ]% N5 e% S( ?0 G
那是因為我國對憲兵甲服採用的是其他國家儀隊的標準!!. R3 J; h% \$ ]& U. U, \3 {
把飾緒掛左肩, 如果我國是模仿美軍的標準
3 j/ R  H) }; x6 I1 q那飾緒只是代表"正在執行憲兵勤務"!!
4 w7 x6 |" j. u6 f/ g: C9 {* e只是因為飾緒已經變成甲服的一部分
4 v  x9 J, r6 |; Z& G, L+ ?+ v所以穿著標準就變得很嚴格" }& p/ O8 Z9 `. }/ m- I* P5 n
' i  W6 ?" A' R, B7 i
反過來說, 老美左肩的飾緒反倒比較像我國的"值星帶"!!3 `* A/ a& f; Q2 B% `# M
好像沒人對值星帶穿戴方法有啥要求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4 14:45 , Processed in 0.09871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