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轉載] 【不斷更新】男子持武士刀砍總統府憲兵 國防部證實:從軍史館偷的

[複製連結]
bryanwang 發表於 2017-8-18 13:09: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20609|回覆: 36
2017年08月18日12:48      
5 ]8 }5 D& u- M. `! j9 i. P4 t, J8 Z(更新:新增最新發展、動新聞)7 [8 _% P) ^# U0 V( ~* q5 T
總統府今舉辦親子日上午10時許,一名男子持刀砍傷一名站在4號門的憲兵,憲兵當場濺血送醫急救。該男子立即被其他憲兵制服,警方也來趕來支援,抬走行兇男子。受傷的憲兵是周姓義務役二兵,今年5月才剛入伍。遭攻擊後傷及右頸,受傷後已經被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救治,目前已經止血,意識清楚,沒有生命危險,軍方也通知家屬。- H: z* l# n3 R! |: b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總統蔡英文當時就在府內親子日活動上,幕僚立刻向做報告,蔡相當關心周姓憲兵的傷勢,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也將赴醫院探視受傷憲兵。 外傳嫌犯所持的武士刀,是在附近的軍史館中偷得。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受訪表示,軍史館確實有展覽櫥窗遭打破,遺失一把軍刀,目前已配合警方調查,調閱當時監視錄影器,還原事發經過。(林修卉、陳培煌卅台北報導)7 E7 d1 s4 I1 M% I
+ _, k3 G& r8 H4 A3 f  k- [* p
報導來源:www.appledaily.com.tw
jiungo.5197 發表於 2017-8-18 15:45:26 | 顯示全部樓層
被砍的憲兵報導是説211營的人
7 F; u8 t* G& a$ ~, x' H; g: x2 h但報導沒説是那個連的& x) @, X: z6 D( ^2 o) F6 Y& U
分不清是非對憲兵來説   算是莫大的羞辱
; B) i! }3 Y" A$ ^! i; V- j; N1 z211營也分四個連
3 |$ [3 r3 @' `' t- U以站總統府內的(大門)是211賓館連的憲兵
+ a" ]7 \3 ?# |+ J- {2 g屬於禮兵性質) ^& b. n9 T( o' I0 h6 F( m" Q# N
拿的那把(應該是30步槍)..能開槍嗎?
! ]/ D! h. C( T.總統府外的武裝便衣憲警人員在...幹什麼!
abb431128 發表於 2017-8-18 20: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家的新聞,太誇張了吧!
7 r' z* c; e3 I# m血流如注,早該送醫吧!
* j% u' |, \; E# c照片中少將指揮官真是作秀?還是正在府內?
8 U5 m. t) T3 W) m. E- P% v由長沙街台北憲兵隊202指揮部,到總統府約200公尺。
; I, I4 v- u; D2 }跑一段時間,親自扶著受傷弟兄。
+ x  \) v# R) ]# U9 {( P2 H% O別害他失血過多就好。) r1 i8 m+ \/ f4 e. j$ U
.......................... v5 a- E2 J2 r/ O2 R, {
男子闖總統府持武士刀攻擊 憲兵濺血送醫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 ... amp;utm_source=LINE8 U$ f  f. c8 E0 O
' U% l) y1 w$ L
[ 本帖最後由 abb431128 於 2017-8-18 22:16 編輯 ]
邱明宗 發表於 2017-8-18 22:35:46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此新聞,實在是大呼不可思議,在維安重點地方,發生賤血事件,而且是受傷者是,維持安全的警衛人員,讓人不禁懷疑,維安是那麼脆弱嗎?
邱明宗 發表於 2017-8-19 00: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受傷的後生,被一顆星扶持等候救護車,真的是不禁要大罵,那位將軍的處置能力,怎麼會那麼差勁,實在是有愧與其肩膀上的那顆星,怎麼不要叫台北憲兵隊的警備車,開警報器、鳴笛,護送那位傷者就醫?
jiungo.5197 發表於 2017-8-19 02:3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部隊應該有適當的倫理 不是你出頭 就算你負責任
( w4 g  [: Z. b" i2 Y. \# Y3 b當年(民國78年)發生直潭淨水廠連事件 指揮官也是坐鎮指揮部 大權維握 指揮有序 才讓事件歸於平淡 
 樓主| bryanwang 發表於 2017-8-19 07:52:34 | 顯示全部樓層
昨天經過林口長庚醫院,看到一台憲兵巡邏車經過,發現後座放了防彈盔,裡面坐了四個人(含駕駛),連車巡都把防彈盔卸下了,個人覺得如果國軍真的要編制軍事警察,拜託可以把憲兵這兩個字拿掉嗎?因為憲兵的招牌除了掉漆,裡面早已鏽穿還搖搖欲墜. @( ~+ m1 i: w; z: T0 v, W

) p: Q( X7 [0 q( \  e7 r[ 本帖最後由 bryanwang 於 2017-8-19 07:54 編輯 ]
jameslanx 發表於 2017-8-19 10: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軍史館到總統府後門,如果現在哨位配置還是跟以前一樣的話,這一路上是沒有監視哨的,要到總統府才有,國防部周圍似乎也只有門哨,沒有便衣哨,據我們以前每天上下哨看到的是這樣。至於總統府後門有沒有 211 自己的便衣哨,我就不清楚,但感覺兵力部署沒有正面及側門多。試想昨天的情況,第一現場應該就是在門口,可見呂男應該應該是拔刀直接往門口衝,或靠近時拔刀,這中間距離看他是跑斜的從側面襲擊還是從正面攻擊,短則十公尺,長則應該不會超過二十公尺,也不過三秒到五秒的時間,這之間衛兵要判明威脅,拉三次槍機然後開槍,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看節目說他揮了十刀,衛兵中一刀,算了不起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d61103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d61103 發表於 2017-8-19 11:12:52 | 顯示全部樓層
要和樓上幾位學長報告一下。
& j) D& O$ |" ]( \  q- ~% v/ K! S$ u3 Q& f7 o
首先,奮勇抵抗持武士刀強闖總統府的弟兄,為博愛路西大門衛哨,雖然配備步槍,但目前國軍對於日、夜間衛哨槍彈攜行的相關規定,當時槍內是否有彈,可能還需要了解。就算當時槍枝上有實彈匣,當兇嫌翻閱矮牆,向衛兵衝過去,短短的三、五秒內,你要判斷對方的意圖、危險性、是否符合用槍的要件等等,難度皆非常高。
. I5 j1 d! m) }  ~. r7 T. @! o- x# o8 L. f7 K
所以該弟兄於第一時間,即吹哨制止,並以步槍進行格擋,面對武士刀向自己揮砍,並未退卻,而是在負傷以身肉搏,並在其他憲兵同仁支援下,終將對方止於門外,而事發當下為總統府平日開放參觀時段,府內同時正進行親子日的活動(總統、副總統同時出席),如果遭其突破進入館內,只怕後果不堪設想。7 X& S- x0 m4 p9 x, g$ L
0 v) }# i2 o! {$ _; v5 b
其次是關於有學長提到「一顆星去扶衛兵、作秀」等情況。這位少將是202指揮部指揮官夏德宇,小弟有幸在服役期間,和夏指揮官有共事,雖然不清楚當下指揮官的位子本來是在哪裡,但可想而知,一定是在第一時間接獲通知後,立刻趕往事故現場了解狀況。畢竟如我前面所提,當時總統府內有大量民眾,而你的子弟兵奮勇抵抗負傷,但是仍堅守住崗位,沒有讓對方有再往前推進的機會,這是令人動容的。夏指揮官身為202的大家長,不僅應該要親自到場了解,攙扶弟兄上車就醫,在小弟來看,也是對於部屬的愛護之情!% |' o" N7 F! B& u+ Q. p

& d' p$ H+ R  f7 t* o( s5 u% s( q! n$ U9 ~最後則是有學長提到,在林口長庚看倒車巡時,將防彈盔卸下的部分。目前配合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的舉行,包括新北市憲兵隊,都有針對選手村等處進行巡邏,而車巡的服裝也改以黑色小帽、戰術背心內搭乙種服為應勤的穿著,所以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學長認為的那樣,還望學長了解和見諒。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jameslanx + 1

檢視全部評分

MP269C570T 發表於 2017-8-19 11:43:59 | 顯示全部樓層
希望批評的學長,能多多了解現在部隊的動態跟規定。9 ~; K9 K8 X) @! A* ~% Z) g6 N
不用甚麼都用戒嚴時期的想法來看,現在民主時代要考慮顧慮的事情太多了,動輒得咎,不是一黨獨大、新聞管制的年代。# o3 ~8 V. ]* M) c5 s! g
& K/ E* `- W$ s) Z1 O* V# T# D
總統府是領導中心,總統也在府內,別說202指揮官到場。國安局長、國防部長狂奔過來都不為過,202夏將軍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用自己的座車迅速後送受傷官兵,這有甚麼不對呢?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1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jason21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jameslanx + 1
d61103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3 23:03 , Processed in 0.04472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