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檢察官跟法官查案的觀念是
- B1 V# C" \9 N: p& l+ B
9 I9 c9 u i; e+ _3 W; w" E動機!- A9 `: H6 q" {- X% N! K
9 Y% ?$ O; {9 U9 J" g
一件事歸一碼事的邏輯.
! c m) q; q6 S) @4 e$ W0 f& z- j! O
以這件事來說6 C/ x7 Z! R4 n6 a1 x) B
2 k% v: c9 O. G7 J0 v
1- 歹徒拿槍威脅是一件事 <-- 歹徒的責任 .
7 q4 e# O/ A; Z' @" V-
$ o6 Y* t1 F7 D0 L v5 B2- 歹徒被奪槍是一件事 <-- 歹徒的責任 .7 S! J, C' Y' |6 b- B- T: a) i) o2 F4 s
-
m# V, L/ M' e! a3- 奪槍後 槍支的去處與後續處理變成一件事 <-- 奪槍者的責任 ..8 q( @' s& b' l. {) d3 Z
-7 o5 v7 _# m2 I1 d
4- 槍支造成歹徒死亡是一件事 <-- 奪槍者擊發子彈擊中歹徒致命部位的責任 ..5 o0 p* v% R" U+ [, x
" o- E* B" N( Z# g8 o& t k歹徒死亡 第 1件事跟第 2件事自動消失 因為人死了 也關不了." k5 z2 m- b4 I; m" N8 P
; b+ Y8 e/ E3 A; h; J3 N9 x9 }/ ~
第 3跟第4件事是 奪槍者反應造成的 具體事實.
( p _ ]$ s/ e$ p" A: a
4 Y( N) h% n* }5 ^0 q& [9 _' a1 g! J5 H5 Q/ `
第1+2件事已經不必查了 ~ 要負責的歹徒也死了~ 所以結案
3 G# s* }6 z/ ]. e% ~& F. X$ B \6 x: J% u* j( R/ Q. B
/ g, [% m2 @0 {4 u8 _
% ]' \. j) T# V7 x4 J: n
) P! v$ S; S1 z: a
第 4件事就是 奪槍者的 責任, 就是這樣了...
3 g" l9 J' \6 v; A g d6 B% l1 A& \2 L; n& U9 P# w4 r+ T) j9 k- x" A, U
& Q/ E- f; N* Q# E& I才會巴拉巴拉的寫一堆理由~ 槍可以丟遠 再用拳腳去跟他對幹...3 x$ l4 D( E; i: h# `; y
, Z; N, K% w* M3 `+ E+ k6 A
這就是 司法制度 <-- 說文解字 咬文嚼字, 所以在法院通通在鑽對方說詞與動機的漏洞.: l Y" Y$ T- d( C M
5 B' E0 O3 O4 A7 z會寫會說 對方不會反駁就容易咬死對方.
* n- l+ {! v+ Y2 e8 b
& `4 J8 j, ^7 j" H, S白的都能變成黑的, 這個案子看來的重點就是~
+ N* x. f0 B' P8 }9 l% u
; C+ f5 t& s% N6 ~) p4 B死人了, 殺人的要負責 就是這樣.
+ ~; G+ M1 {1 V7 T1 _; M2 C' b6 y' O* @6 ]* [# L5 ]
至於過程已經變成不是偵查重點, 結果才是重點.& x6 D! K8 f7 Z1 B; N: H" A1 m/ A0 p
' K* o5 Q2 L$ J2 W- i/ ^# k. r
也別說事後孔明, 社會也常出現所謂 防衛過當的判例, 意思是說 第一時間已達目的的; l2 d2 _. c# A
$ z) ^! L* B% u; K0 m/ {
制止行為你就要頓點收手, 對方繼續出手 如果變成沒致命武器 也是要以對應型態相對.
$ ~4 ]( u; N9 u& v. d- n& b' h- I4 A& q3 M7 w
這案例法官的點在於~變成歹徒沒槍用拳腳,你變成有致命武器不應當過度使用武力這種
! p& c I, q2 n0 O$ \
K$ z8 a; N& C+ i- x觀點, 我只能說 沒有陪審團制度, 在死板板的教條下 這種情況不會改變./ Y1 i" q* b9 A# R* n4 u
' Z+ K, N5 H; J& h3 h! ?: i是不是恐龍判例, 對, 我個人 100%會說是恐龍判例.$ b4 `8 _; x0 n5 B9 ~) H' {. t: A
* B, X0 @7 j. `& T; L
但是以 法官的觀點與邏輯推斷, 從寬認定, 因為 " 勿枉 " 勿縱~' a2 `7 @: s/ o! l8 U6 ~
4 g1 B9 x; v1 X# l' {
現場情況用寫的很容易~ 打手腳巴拉巴拉的, 但是實際狀況如何如你所願?6 F5 _3 ?# l3 w2 v
8 N( e/ U C, M( ^8 O# F8 m: w
我只能說 當事者也是很倒楣, 遇到一個以法理情為主的法官斷案.9 w- O/ P7 @: z$ i8 W' a
0 c* ?& x' k$ n) j4 ]8 s而不是以理以法以情來斷案的法官, 所以才說 要遇到一個清官 好的法官
5 K! T" o. P2 m( o! j1 v
8 I" ~5 z! \# h2 ~; m7 ]3 A是要有福份的, 這案例我只能說 當事者就是這麼倒楣.0 n( j x% W. ^
7 X" F9 N$ U; x
以所謂正常處理的情形來說, 別說電影演的橋段, 槍奪到手後 是要讓槍失去使用
$ x. {0 ]2 d8 I% u' s6 y2 |. z
+ C* { L) H6 O; R3 s7 ?1 H8 {狀態, 退彈夾 拉槍機退槍膛子彈, 槍彈分離, 避免情勢繼續失控, 說的很容易
4 T& _5 l! c" Q/ p1 y( {# S1 b" p8 l) k( w
但當下做得到嗎? 有可能做到 但做不到的機率我覺得更大, 慌亂下 對方又繼續
5 a$ z0 M/ Z& r: S# Q3 |
; O3 u6 J! M" Q攻擊, 要處理的面對不同手槍一時半刻也很難判別退彈夾鈕 搞不好拉槍機清槍+ Z9 b) Q9 @- F& d
4 o6 s3 W' S- ^# H; l4 R8 q
也會走火, 把槍丟掉萬一已經上膛 撞針因為丟槍震動又擊發, 萬一又打到人,
$ U* W9 _$ r, u9 s) q/ [, t; F5 j& e* N
這又算奪槍者的過失, 只能說 法官過度保護已成事實的 " 被害者也是加害者 ".7 p( X+ `% T+ T: g
' f3 l8 Q9 |1 X1 P2 x8 u
這案例... 讓人火大, 只能說 當事者太倒楣了.7 j0 ?- a! s2 Q1 c
$ o' m- z h8 @+ S. m所以平安最好~ 不要碰到事情是當然要的, 但是一但碰到 我也只能說 6 E: Z/ K) W, N* F" `
2 p- G- o- v& F9 H, N' a$ i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該面對還是得面對, 就算是考驗來臨的人生階段了./ P' B& Q* V( U" B& b
" h1 m% ?. ]. x* Y2 J" P[ 本帖最後由 soavii 於 2014-6-1 00:00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