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空軍] 導彈防空測考 麻雀飛彈等脫靶 馬總統:要改進加強演練

[複製連結]
SmokeyLT 發表於 2011-1-25 00:03:0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個主題其實我都在想像關於試射準確等的技術問題;事實上,真正有問題的還有兩方面:
1.軍備採購的問題。
2.堪用品的問題。
這兩者都牽涉到政府會計的問題,可以同時討論。

首先是軍備採購的問題。我認為是該要反省,國人對於軍備採購的態度了。比方說,今天買了一千億的飛彈。一千億的飛彈能用多久?其中有多少是應該拿來戰備,另外拿來訓練?比方說可以用十年,那十年後應該剩下什麼?如何報廢?十年後要用什麼來替代這些飛彈?

這牽扯到了許多問題,包括一千億的飛彈是不是拿來擺設的?如果不是的話,就該定期打幾發試試看,否則怎知道戰備狀況?所以一定是有部分當作訓練用途的。但是其他「有幸」沒被打掉的飛彈,十年後也到了當初「採購」的期限了,就該報廢掉,重新買新的飛彈補充。這和我們家裡面買米買醬油是一樣的道理,保存期限是三年,三年內沒用掉的,到時候就算不丟掉,也是要壞掉的。

可是,我覺得台灣民眾好像相信「飛彈買了後,萬年不會壞」這種事情。

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我四歲生日的時候,祖父母來參加生日會,買了一個名貴的禮物,一大盒樂高玩具,那時候要價約1000元出頭,可說是很名貴的玩具。那時我已有一小盒同樣的玩具,所以這盒玩具就被我媽藏起來,說等我大一點才給我玩。又過了兩年,等我六歲左右,終於開始玩這個玩具了,也陪我度過不少兒時的無聊時光。就這樣,玩具的壽命不過如此,又有新玩具加入,所以到了我10歲左右,這盒玩具早已和別的玩具打成一片,分不出誰先誰後來的。

又過了兩年,我去我祖母家過年,晚上和祖母聊天,她突然問說,「我上次給你買的玩具,有在玩嗎?」
我心想,「什麼玩具?你哪有買什麼?怎麼我不記得了?」我說。
「就那個玩具嘛!」她用濃厚的四川口音講著,「我們去買的,花了一千多塊呢∼很好的玩具。在百貨公司買的。」
「沒有啊,我沒有拿到了!」我還以為是我媽把祖母買的玩具又「藏」起來了。
「怎麼沒有,你還喜歡的不得了...」
搞了半天,原來她講的是七八年前送給我的那盒樂高玩具!想必那玩具一定很貴,在她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現在的人對於軍購好像也有一樣的幻想,以為花了X千億,就可以「永保安康」。這是很不正確的觀念。每項軍購,都必須認清,X千億當中,至少有一半的錢對於國防沒有直接貢獻,它包含了買賣的成本,運費,安裝訓練等費用。然後後續的費用才要開始呢!首先,應該要定時汰換系統和零件,以及隨時檢查,遇壞要補充,天下沒有不故障的機器設備,武器也是一樣。

照這種條件看,如果我們出得起一年五千億的軍費,那採購就該控制在兩千億上下,決不能因為我們出得起五千億就要買五千億。就像你的存款夠買一輛BMW,但是合理的人會想到後面還有許多費用,維護成本,汽油錢,折舊...所以還是不會買BMW,而是買輛TOYOTA就算了,也是很好開,又不會搞到自己為了養車變成奴工。

但是目前這種理想還距離現實很遙遠,原因有三:
1.政客及掮客操作:
只要能抽成的人,莫不希望交易做得越大越好,才不管你後續要怎樣,那是你家的事;我只要做一筆大的,就吃喝不盡!

2.民眾認識不清:
真的以為飛機大砲擺在那裡一百年也不會壞的,還是大有人在;然後幾年幾千億,雖然國家還勉強買得起,可是民眾有沒有問過,買了它們誰來使用?誰來維護?要花多少錢?

3.軍方單位積習難改:
首先,單位裝檢,高裝檢,這些是害死人的玩意兒;裝檢妥善率又大大的影響主官的考績和升遷,所以粉飾太平的事情所在多有!每樣裝備都妥善,每顆飛彈都像新的一樣,哪裡還需要買新的來補充?!

其結果,軍方既不好意思說,原來裝檢都是造假的,裝備根本就老舊不堪用;所以只好另出花招,全部買新的!講難聽點,這就是拿別人的錢去慷慨,當火山孝子!民眾只要帳面數字漂亮,就覺得「安心」了,而沒良心的政客和掮客繼續賺他們的暴利...

同時又想到,政府的會計制度還停留在30年前,這就又牽扯到了報廢問題。

******************************************

政府會計長久以來都是用「市價系統」,也就是說,政府的資產,一概以市價計算帳面價值,這是要確保政府的資產不因為折舊而耗損,使得整個國家所擁有的資產總值有一定的數字,這樣要舉國債也比較有擔保。但是一般公務機關單位,這就會有一個壞的弊病,那就是資產過度高估,拿到軍購上就會使一般民眾誤認為,喔,原來我國還有這麼多武器和裝備可用...卻其實,這中間夾雜不少的「應報廢而未報廢」,有許多的「早就過時但是還在混充帳面」的東西。我想本論壇有許多會計方面的專家,小弟門外漢只能稍微獻醜一下,希望不要見笑!

什麼是高估資產?比方說,一棟房子一千萬買來,預計25年折舊完成,採取直線法折舊(每年均攤折舊),那麼25年後,這房子應該價值多少?帳面上的價值應該是零,因為每年攤提了40萬元的折舊費用,25年下來,房屋全部折舊光了,當然帳面剩下零元。這當然不表示房子變成空氣,而是說,房子已經沒有帳面價值,因為過去的25年已經逐年將房屋的成本換成費用,所以資產本身在帳上歸零了。這就像是分期付款買房子,當貸款繳清前,住戶每月付房貸等於在付房租;付清房貸後,就等於白白住在裡面了;這兩者或有相似之處。這種成本的計算方法叫做「歷史法」,也就是從買進第一天起,就開始按照一定的規則折舊。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市價法」,也就是帳面上不管房子買來是一千萬還是五百萬,我的帳面記載是以房屋當時若能出售得到的市價為準;換言之,要是我買了一棟一千萬的房子,但是市價其實值兩千萬,那我的帳上就要承認賺了一千萬,因為現在的市值變成兩千萬。

政府機關因為不必繳稅,所以長久以來在作帳時,常常用市價法,來增加其底帳的數字,以擴充信用。這種狀況直接影響到許多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以台灣來說,因為政府不斷在擴充建設,經濟也不斷成長,所以就算用市價法,在市面繁榮的情況下,並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但還是會有!)但是若放在經濟成長較為遲滯的國家,這種會計方式則會導致政府的資產看起來比民間資產多很多倍,導致金融機構的錢都流向政府舉債,最後政府的空殼子若被戳破,則國家的信用馬上面臨破產的地步。

有鑑於此,美國在十年前修改了政府公認會計原則,公佈了GASB-34(政府會計標準會第三十四號公告),約束所有的政府相關機構,做會計帳目時,必須要以歷史成本為基礎,不可以用市價法。當時對於許多小區域的學校和公營機構發生很大的衝擊,因為有許多老舊的學區,所有房舍都已折舊殆盡,帳面價值太低,以致於周轉不靈的現象時有所聞;但是這是穩健保守的會計作為,過了幾年的陣痛期後,政府會計體系也能夠適應新的規定了。

這個制度的好處列舉幾項:
1.採取保守估計,避免過大的金融風險造成所有人受到其害;
2.政府機關必須正視折舊問題,以及因應折舊所必須預先計畫的「翻新」或是「補充」預算;
3.預算審核單位也必須正視,預算不是當年度編完就算,後續的預算必須建立在整個機關的實際耗損之上;
4.將折舊列為正項,可以通盤檢視各項資產的使用狀況,決定置換的優先順序。

如果不採取這種方法,將會使得政府不管買什麼東西進來,都被不實的報告給擴大了它的價值,高估了不動產和機器設備的價值,造成一種假象,這會使得決策和大眾的觀念都受到嚴重的誤導。

想想這真是題目太大...一時講不完。

[ 本帖最後由 SmokeyLT 於 2011-1-24 12:41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abb431128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sbwu 發表於 2011-1-29 17:5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mokeyLT 於 2011-1-25 00:03 發表
這個主題其實我都在想像關於試射準確等的技術問題;事實上,真正有問題的還有兩方面:
1.軍備採購的問題。
2.堪用品的問題。
這兩者都牽涉到政府會計的問題,可以同時討論。

首先是軍備採購的問題。我認為 ...


沒那麼複雜啦∼
台灣跟老美買武器會特別貴,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含保護費」啦∼
要不是平常保護費有「照啟工」繳,當時哪來的兩條航母?米國派航母過來,也是要花錢的哩∼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11-28 13:31 , Processed in 0.02200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