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自維基百科
+ x1 j# z8 ^7 `/ shttp://zh.wikipedia.org/zh-tw/%E ... D%E6%97%A5%E6%97%97
. U0 O; f- H" q9 _) N3 T% a% P/ Z( f1 _% t; c
青天白日旗,由革命先烈陸皓東設計,用作興中會的革命旗幟,並由後來成立之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青天白日旗也是中華民國海軍的艦艏旗。此外,「青天白日」是中國國民黨黨徽及中華民國國徽的主題,亦是中華民國國旗及中華民國海軍軍旗的組成要素。, V& [$ c6 e/ d4 P
/ w N8 E) t# @歷史4 I3 V# A) k# ~2 M7 B. ?
1893年(光緒十九年)秋天,革命黨人陸皓東居住於尢列的聽濤閣,設計了「青天白日旗」。兩年後,孫中山在香港舉行興中會的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後,繼續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 l; h) V" z! H: p4 O5 }
) v) i5 K' _9 o4 _4 y! ~
7 S1 d7 r$ O2 T8 O
; v" W2 a* \! {) q2 S! b: e/ |http://zh.wikipedia.org/zh/%E4%B ... B%E5%9C%8B%E6%97%97
0 _8 j0 }3 l1 P, z" F
9 |: m3 I; ?( x% P6 P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北伐征戰結束、東北易幟後頒行全中國。7 U6 n9 R; u, V5 ?2 l
R; w6 s- F/ u6 S/ ~# o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立國之初衷。時至今日,此旗幟正式使用範圍主要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其邦交國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N" t8 U" _' C5 m7 j3 e; m
; s+ A8 a X: d2 m7 U
7 ]' A. ?& {* {2 D# R. M革命的青天白日旗
9 |; b+ e+ l0 b* i % O$ |8 Q3 F6 {; D
青天白日旗光緒19年(1893年),革命先烈陸皓東寄住於尢列(四大寇之一)在廣州家中的「聽濤閣」時,設計一面「青地、中有白日」的青天白日旗,預備作為革命的旗幟。 z }: |! C ~" N
7 z" w, u1 h' o5 E2 g) J光緒21年(1895年),興中會總部在夏威夷成立,孫文召集革命同志舉行其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揭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
7 C; j8 |, U; w3 t0 u
0 v8 h) J# S, @光緒26年(1900年),第二次革命時,鄭士良舉義於惠州,正式使用青天白日旗為軍旗。5 K, ] q, D& J" l$ Z
, J! d k4 ?+ [3 d( w9 a
討論未果" l9 Y- F+ M8 f* v$ n
光緒32年冬(1906年),中國革命同盟會討論國旗之形式,孫中山主張沿用青天白日旗,以紀念已犧牲之設計人及其他興中會先烈;廖仲愷提議、並連同黃興共同支持使用井字旗以表井田之意;另有人提出用金瓜斧銊式,以發揚漢族精神;用十八星式,以代表十八行省;用五色式,則可以順應中國歷史和文化之習慣。黃興贊成用井字型式,認為青天白日旗不甚美觀,且與日軍軍旗旭日旗近似,為此,孫中山產生了在青天白日旗中,加上紅色的構想,使旗幟顏色多樣化,並如法國國旗般涵蓋自由、平等、博愛三種意義,此想法也成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濫觴。唯當時意見紛歧,國旗選用未解決而擱置。當時同盟會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之妻陳淑字(一說淑宗)依孫中山「加紅色的新構想」,縫製了四種國旗草案,其中的草案一即仿自美國星條旗的設計,以五條紅線作為青天白日旗的襯底。然而該草案始終未被採用。
9 M0 I6 k. m2 M/ z+ b9 ?* M
: d9 x% c7 @# G$ Q8 u國旗多次更易& E& W5 t0 K3 o9 O; w. P
$ F* p9 b* w, Q7 N5 a' L五色旗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在南京肇建,臨時參議院於1月28日成立。在討論中華民國國旗的問題時,因各省革命軍使用的旗幟並不一致,引起各省代表的爭執。其中,湖北、湖南、江西省共進會使用鐵血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江蘇、浙江、安徽省的同盟會卻使用五色旗,以紅、黃、藍、白、黑代表漢、滿、蒙、回、藏族的共和;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省則沿襲同盟會傳統,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來源請求]旗;陳炯明在惠州舉兵時曾採用井字旗,會師廣州後,未再使用。
% I; J5 f' d+ X4 F6 S8 M' q B0 [
" @9 _( R) q$ P4 i, p' l+ ~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議決臨時政府仍設南京,並電袁前來受職,在未受任前,政務仍由孫總統繼續執行。2月20日,臨時參議院經激烈辯論定以五色旗為國旗,鐵血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井字旗為元帥旗(方藍井白)及副元帥旗(方白井藍),並咨請總統頒行,孫中山先生承認為五色表示五族取批准,將五色上下排列亦不平等、仍有階級,未可遽付頒行,遂函覆參議院可俟諸民選國會成立後,再經由國民公開表決。
) H$ P* d3 M# A1 j5 i/ Y9 F" G+ h F2 s3 F6 B
參議院准袁世凱在北京受職及宣誓後,袁於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就第二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臨時政府遷往北京。& z. e+ s& A8 H
2 b4 a* Y( F* T) f0 W5月10日,參議院討論國旗統一案;5月14日,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海軍旗不變,商旗適用國旗;6月8日,此案由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公布施行。
& w/ r& `6 Y+ M5 ~
4 _: j1 Q+ K3 U% N
! O4 |. \) F' P4 b9 M+ w3 _8 Z0 @) R4 B. i, h7 v; Q
所以由此可知,現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是北伐成功之後才定為國旗.
/ l4 C; E2 M- m% @% V1912年臨時參議院,決議以五色旗為國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而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
$ W9 N' Y' ^' w& r詳細的話可以去維基百科裡面看看,我們國旗的演變.
: o+ _" Y+ O" J% \& Q& X另外如果各位學長有機會上軍艦參觀的時候,別忘記在梯口要向梯口值更官問好以及向艦(舟尾)旗敬禮,也就是我們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敬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