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山尋找「吊人樹」 ^8 U- S# `4 x
/ Y- }5 n0 y$ j6 e6 Y4 z前言:
' W, d6 x2 Q; _: o 單騎走過高、屏地區不少地方,南台灣的好山好水一直是驅使我前去遊歷的動力,風災前剛好完成三地門直上德文部落找尋「吊人樹」之旅,路途中盡是熟悉的景物,隘寮溪、三地門、檢查哨、伊拉、霧台、大武、德文、佳暮等都是假日單騎或團體約騎熱門路線,到上述山地部落別無選擇一定要從台24線而上,相信常去台24線的車友一定對路上景物如數家珍,不論是三地門鄉傳統原住民雕刻、石板烤肉、瞭望台俯視原住民文化園區的開闊、居高附近有名的辭職坡、落差極大達來吊橋、誠摯有禮的檢查哨員警、往伊拉、霧台的大下坡、上德文的大爬坡,還有預計在冬季盛開的聖誕紅樹、楓樹等,有太多回憶在這路上與車友共享,如今安在?
6 o. k8 t. B$ |" F" I( g% y 風災後完成此遊記,希望為柔腸寸斷的台24線留下記憶註腳,相信會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不能再從此上山騎車,讓大地及山地住民充份療養生息是我們目前能做的,也讓大家積蓄更多前進的力量!& ^; @3 O+ O, }, v _3 a: K
9 x7 u3 `* s3 g# y7 b" n) I( Y# V# v$ \7 B% B/ F- A
- c5 [& U- J. t) p x
2 `# B3 v. Q" l: }- l
因為撰寫屏東單車遊記,也常涉獵遊遊書籍,原來屏東有那麼多好山好水正等待我「用力騎」去追尋。
% I* i7 l1 m4 t『出草』是古代原住民戰士獵取人頭回來祭神以祈求神靈的寬恕,凡是遇到天災或是村子不平靜的事情就會採取行動。小學時唸到吳鳳為改變原住民『出草』習性,騎白馬穿紅衣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當時從沒有懷疑故事的真偽,只是覺得獵取人頭是多麼恐怖的事,小小心靈也會對週遭少數原住民同學投以不解目光,後來了解原來吳鳳只是個神話,也學習尊重原住民多元文化與台灣的關系。 8 X& D" _7 U1 I5 D, v( h/ n
看到旅遊書裡記載關於屏東德文村「吊人樹」的故事時心中更有無限的想像,書裡寫著在遙遠的德文部落有一株雀榕老樹,盛傳是早年原住民出草獵取人頭懸掛處,又有「吊人樹」之稱,一方面顯示自己族人的威猛,一方面向外人示威,讓別的族人不敢欺侮他們。
1 C( F6 ]4 T: U7 M光看文字就有夠聳動,勤查網路上有很多傳言及旅遊書裡神秘文字描述,想一探究竟的想法開始起心動念。 Z) d: {4 X* e; Z
出發總有個方向,就往德文山出發吧!
" g4 Q7 |: P9 x8 e $ L' m( @( {. R$ i8 p! Z4 C+ G- K
德文風景區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位於海拔80 0公尺 高的山上,台灣外海有颱風生成來勢洶洶,接連幾天旺盛對流造成的午後陣雨,出發前仍然忐忑不安,也已做好心理準備,在雨勢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山路不蹦蹋還是風雨無阻向前騎。
9 U) f- ~. w) P" I/ ^ i從屏東出發往長治方向挺進,正值檳榔採收期,「菁仔行口」正忙著收購檳榔農送來現採檳榔,我國中暑假時曾打過「採菁仔工」一天五百,那時用手工摘,一天就會讓雙手起水泡,現在有專業檳榔剪就輕鬆多了!
% T! h, d' P3 g- ]/ L; l! @就衛生保健立場而言檳榔絕非對身體有益之物,卻是屏東鄉下農民維生重要經濟作物。 9 v" l/ d$ [: A
" J a2 M `* M5 ^; [5 [
過長治後沿著台24線往三地門前進,發現這位包的密不透風的女車友,時值盛夏,日正當中氣溫超過36度,這樣騎車有中暑的可能,女性車友在愛美與愛騎車中交戰,作好防護措施是正確的,但請小心中暑。 ' Q5 d3 k* ?) E" \/ K
! Q1 k$ X6 P I* w. H: g超車轉頭一看正面,天啊..會不會是林志*在屏東騎車啊?從頭到手、腳都密不透風,臉上還掛著口罩...如果是流感,就要在家好好休息! ( P6 E" U% N+ f! f5 p9 w2 q8 V" m; Z5 a
' z! R4 C. d7 i& Q( @) y
每次路過與當年下部隊時連長同名的「錦隆」村,我都會情不自禁肅然起敬。 6 a' L: ]* W3 }( u/ m
. a1 R. \: v" S+ l- F7 e; h* u# V
望而敬之的情懷一直到「久愛村」才稍為放鬆!
' y$ w8 X: G0 v& x( Q1 c5 I5 [7 H- a 4 E8 ^ ]! x0 \5 j4 d) }: U) f
又發現二位著奇裝車友,束腰上身是有特別用途嗎?該與瘦身沒有什麼關系,可能是怕運動傷害?總之,祝福他們一路平安。
1 b7 d% U- N- S7 ^9 E& F/ j( B& n
- i" A. g) I0 o4 P# b- H" r- u/ ?抵達三地門之前,沿著隘寮溪的河堤自行車步道,一路直騎可抵三地門大橋,景觀悠美,慢行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 O. |- K: ^3 B
% Y0 W: h' X1 ~( d6 L
平地雖是晴空有些微的雲層,天氣狀況仍算良好,遠望山區雲層移動快速,這是典型颱風來臨前的徵候,山上的氣候都是多變的,希望此行能一路平安。
, e4 @2 r- {& s) ?# m6 ` 1 ~. E# M! t9 M9 f5 Q
水門小7一向是車友上三地門前集結補給地
) b9 k( t0 w# W$ {) d5 B I 3 I! m8 M$ M8 ?9 t: V( W$ H
一看外觀就知道是水門村辦公室 + l7 c' v. k6 x0 Z: d( M: ?# i7 B
: R( @! A; O: S0 [. ~民國二十四年屏東農田水利處在瑪家鄉山區興建進水口,另闢隧道導流總長1013公尺,於民國二十七年完工,「碰坑」因而得名,現今灌溉受益面積有6775公頃。 9 D; q+ s9 t$ U a- }! a7 _
" @0 Q6 J) U7 Q8 d7 E( O% M4 ]碰坑水量真的很大,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水量大濁度高只能用於農田灌溉不適民生用水
) {7 Z) b' B4 Y- ` - o7 ? W- k2 _' H$ l% C! E3 P8 C0 S
騎抵三地門大橋遠望隘寮溪,昨天下過大雨溪水滾滾聲勢壯大! . D" R( U4 i b) \2 f$ W8 W7 K
: A5 ~: ]1 G( q. ]( g經三地門橋後來到台24與縣185交接處,三地門爬坡的起點俗稱「霧台公路」 / n/ Y& K* s8 o
4 U! |9 a ~; K2 b; w* u2 x( g
要上到三地門鄉公所這段大坡算是小熱身,整個三地門村在規劃後已成工藝村,鄰里都依專長編配特色原住民工藝品,讓遊客想看什麼容昜找。 ( R7 J" F7 D" u- |: s2 r- W0 h
第九鄰特色---「山之味」手工藝術品。
$ d1 A& d2 |2 H( {& ^* T / y) ]- f9 T2 S; Z
原鄉部落對資訊是處於弱勢,為改善與平地「不對稱」狀況,縣政府成立圖書資訊站,附有上網服務處,只是原住民朋友使用率不高!
" |7 q2 R0 h8 E0 n# H& G
. j5 ~' L* y$ k8 R- u# J5 v- t辛苦的爬坡換來的代價就是可以有廣闊視野,在此遠眺山下一切,往高雄方向看去這可不是海市蜃樓,這是高雄市地標位於自強三路7號的85大樓
; P5 @" j2 ^/ e- B h ! G8 G6 q7 h4 V+ D0 p
三地門鄉是由三地、賽嘉、口社、安坡、馬兒、青山、青葉、大社、德文、達來等十村所組成,是屏東縣八個山地鄉中最北端之鄉,三地門鄉原地名的排灣語是「笛摩兒」,清朝時漢人稱為「山豬毛」,日據時代稱為三地門,台灣光復後稱為三地鄉,直到民國八十一年才正名為三地門鄉。
5 k! H, |) B( [! x; }9 G三地門鄉公所,旁邊有分駐所,辦入山登記可以在此先辦,因為三德檢查哨總是人滿為患。看到鄉民代表會壓著鄉公所,感覺怪怪的,鄉長是鄉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卻被鄉代會壓著,實在是引人暇想!
0 b1 q3 F( b8 w
! j" ?% |% c! [$ y( Y往檢查哨的路上都是沒完沒了的上坡,連續2 7公里 ,體力真要有基礎的車友才能一鼓作氣! 6 {. f: F: b4 @1 a
c& L0 q! f3 ]" W& d路上發現登山客,跟我一樣都是獨行者,看著他漫步的身影更顯孤獨。
( [" v* X" x& |8 H
! j) K! q1 q# u2 ~6 b6 B& y路旁都是原住民種植的芋頭,原住民早年在平地耕種,因為漢人入侵而退居山林,如今卻只能在山坡地築石種些經濟價值不高的作物,原他民雖然樂天知命,但卻也一直身處於社會邊緣。 1 u. i7 ]* |% k0 G
0 q/ l" o& e4 C' |# H/ u/ l
騎過「居高」看到二個造型樸拙動人,顏色活跳鮮艷的原住民彩繪木雕,在下坡小路向您招手時,就知道離達來部落不遠了。
8 r: F/ A$ A" ~% g( a E8 k+ a
- m1 D* z+ v& c- C興建中的達來教堂,上帝的工程相信沒有人膽敢取巧! ( M4 F8 b1 V* d( ~" o
7 G# E" c. @) `; _7 w達來部落旁辭職坡。據說因為達來山道坡度陡,行走費力,當年很多奉調達來舊部落教書的老師、警察、里幹事等,無法承受步行山路及翻山越嶺的辛勞,就會提辭呈,故名「辭職坡」。
2 W6 p8 m5 N" }: j/ t; j/ C如今交通方便了,失業率又高,當年的交通不便、山路陡峭難走,已經不能當成辭職的理由,現在看來當年的公務員還真不好當。既然來了,就到吊橋看看吧....
0 n0 ]% S0 t! |$ {3 r5 m1 n7 B
# }2 u* [2 W, |1 C三地門鄉達來村於民國七十八年遷村,遷村後的達來村位於台24線上,另名「新達來」,目前在新達來橫越北隘寮溪往舊達來的路上,興建一座長約150公尺的吊橋,亦成為前往舊達來的重要景點。
6 D7 h; [2 s9 F" F吊橋頭有陶壺蛇紋、太陽、及男女祖靈裝飾,走在吊橋上可遠眺南、北大武山挺拔之姿。
0 ^$ p" K2 e6 I& d: q, r6 i# S6 |3 N+ h ( Z% [! `- a% @. P( r, ]
達來吊橋,長150公尺,建於1987年,維護很好,可通機車,海拔約 280公尺。今天主要目標是德文「吊人樹」就不過橋去看看了!
. u" e6 i; _4 o 4 n' h! J) X3 j& N! E
三德檢查哨到了!這是前往德文、霧台必經之路,雖名叫檢查哨卻一點不麻煩,只要留下個人基本資料繳交十元登記費就可輕騎過關,一點也沒有被「檢查」的感覺。
+ ]1 v$ a, L; V1 X% C9 T( v
; r; C# q# v( p) F* o一到假日三德檢查哨總是人、車多的不得了!建議上山的車友先在三地門鄉公所旁分駐所完成入山登記,減少等候時間。
2 h1 F& J. h* R& T: k
! @( N" K+ G' A3 y* w2 O再一路上行,注意看囉,前方這個路口就很重要了!
/ W. ]- i! d7 u! B) }% H& [往左,屏31縣道,持續上坡往德文、大社去.... - B& y1 A( M% f# J |) M
往右,台24線往霧台公路,一路下滑至伊拉,當然還要爬好大坡往神山、霧台、阿禮..... ; i$ [( z O/ S/ p
2 R/ k0 u2 \' o6 S, L1 E
今天我選擇往左邊上坡的路!
1 g' K/ j `( H# I L2 K# }" d- e沿路路面狀況都蠻不錯的,也有許多樹蔭可以遮蔽日頭,這個路口等了一下,怎麼大家都往霧台去,只有我一個人選擇德文,今天是孤獨德文行。 9 g& a! W& R6 Z
1 q8 |2 i3 R: s; g @4 F4 N- }
一路都是上坡,來到屏31線1 2公里 處,不要說單、機車了,連汽車都沒有! * T& \ q# C1 X7 j; O3 L
' M) p# P: L* T3 a; e9 a
沿路都是垂直石壁,有條繩子,真想來玩個攀降.... " f& z3 j+ G3 m
5 [1 u1 U/ Y) S/ x抵達德文原生苗圃,左轉可以前往「古石城」 9 C" ^* C7 ]8 X% _' u) V- H
古時德文部落祖先為躲避敵人追擊,發現一塊巨石,巨大如軍艦沉入水中一般,石上有數棵百年榕樹,樹根盤結而包覆整塊巨石,由於此處易守難攻,原住民祖先便在巨石上建立部落,藉以抵抗敵人的攻擊。目前石上已無人住,但仍可看出一些部落的遺跡。 ( `0 q3 l2 l0 G: B2 @
+ G# h {7 F) p }6 i. x( V5 y9 R
在10. 5公里 處,有剛修復坍崩路面,在邊坡上看起來還是相當驚險,所以加速通行。
+ i% B y% c9 Z5 n: m* |$ m# W 5 c' M5 |( e# s
下面就是剛上來的路,不知不覺中已經爬這樣高了喔!
$ x/ y" U2 @5 p! Y$ ? 9 E( a5 j5 i0 O% X
清早時地面水氣蒸發,山嵐縹緲甚為美麗,激起迷濛般的霧氣,樹林裡蟲鳴鳥叫聲在幽谷中回響,讓人有如置身如詩如畫中的人間仙境。 2 Y; W: ]3 U0 w! _# c
! y* V& {1 |6 m往德文村的路上,山道蜿蜒,可觀賞峻嶺,深谷等自然風光 / c" x/ w) w; O! |$ @; s1 G
' R2 M2 g: G. S+ F
連日大雨往德文山路山壁都長滿青苔小草,水氣還真足!
1 V# |: }$ N0 [- f
' N1 d B: W) i* Z- h大雨過後連爬蟲類都出來曬太陽,仔細一看是雨傘節,約三呎長!
& t- B8 U; F8 d要停車加演一場捉蛇記嗎?我看還是繞越的好,不過希望它命大,不要被車子壓到! ( I( `1 V4 _ w2 W
0 t7 e) |& j* {' A" e+ P
奮戰一陣破裂加上坡路面後終於讓我頂上德文村,村外是德萊公園,就快見到「吊人樹」了!心情好激動....
$ |+ f4 I( {" {3 W( _ 4 L) ~6 x/ ]' ^" x" b' D3 E
據我蒐集情資告訴我「吊人樹」位於德萊公園內,據傳說「早期原住民出草( 因儀式需要或殺敵 ),如果錯殺族人,必須將被殺者身體掩埋,然後將人頭吊在吊人樹,並陪伴人頭七天七夜以示懺悔,乞求原諒。目前這株樹四週已整理成公園,配合極富原住民色彩的石板牆,使此處成為登山者與觀光客之休憩據點。我心裡不斷起疑問?如果此樹真的是「吊人樹」該有解說告示牌,怎麼什麼都沒有?
! \* s5 a Z% [" x/ [) | l7 I在此榕樹下休息,想當年這樹上是不是常掛滿人頭呢?這棵榕樹是不是真的「吊人樹」呢?雖然在許多旅遊書上都這樣記載,但我還是想找人問一問?因為在上山前我問過不少附近原住民朋友大多告訴我這樹已經不存在,有人告訴我樹早已被砍掉.... & V, H5 ^! J* {0 }: F
真的「吊人樹」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一定要知道真相!
, L9 R& y8 Y6 G) _0 f$ T9 y % [; T+ z7 Y6 k. D) x7 P: c. ]7 `
先把找樹的工作放一邊,先好好欣賞美麗的德文風光。來到德文部落一定可以感受到山野風光的美景,海拔800公尺高的德文村,整個德文風景區面積達1560公頃,村口石碑是到此一遊車友都會留影的地方。 ( |" G% M# M2 c& V r
+ J1 l7 ^0 s8 R; s# v- y在德萊公園旁邊有著大樹、草地、涼亭等雖然只是很簡單的景色,搭配周圍環繞櫻花樹,景色真美,如此辛苦騎上來真是值得。
# R% U5 F* K0 X4 P原本這裡還有咖啡廳,不過此時並非咖啡產季遊客並不多,所以現在咖啡廳似乎停業中。 : z6 |4 {+ g6 T6 j+ Y: }
早在一八八四年就由日本人栽種在海拔 八百公尺 的德文村,曾得過世界銀牌獎,是高品質咖啡的首選之地。日人撤退後,任其自然生長,沒有管理和生產機制,零星存活的咖啡樹至今已有百年,德文咖啡是國內種植咖啡中知名度很高的品種。
' k: G9 `" y1 a' V , E/ l$ w- W2 V& X5 e. J+ `" X
德文村海拔七百廿公尺,德萊公園旁櫻花公園、石板屋、眺望台,均可以俯望霧台鄉的神山、大武、佳暮等村。 & m4 a2 O; \5 U7 C3 n" m B/ S
3 E% R- s2 A, i: v去年去過的霧台神山村,難忘的神山愛玉冰、小教堂、石板烤肉... 6 O6 c. n; w- B( i5 d# M+ t+ s( }
# z. k7 R( p$ T2 i4 p+ q& Q傳說從前北大武山與德文山在比誰比較高,爭吵不休,驚動了天神,於是天神約定,比輸的一方要降低,從此不得超過對方,在天神丈量後,北大武山勝出,如今英名神武位居列為「台灣五嶽」之一,是南台灣唯一超過 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因此有「南台灣屏障」的雅號,最近更被尊稱為「聖山」。 $ ^* `4 W H- }% d
9 f/ N4 H# W9 q! g2 X. F! I7 x' y
遠眺大武村,往下看還有佳暮村
8 Z" l2 t! s) E' b# h ] ( z7 v$ M9 e- V, k% U1 o* o
石版畫說明日軍進攻山地部落時可是用槍帶砲,對付只有獵刀弓箭的原住民。
+ `- u8 ?/ T- l1 k) w- Z% z* d! k 2 t, F; u7 k+ i) X5 T3 G1 H! `
德萊公園對面有紀念部落開拓者的石像,在此默默守候保護族人。 ; B4 H3 T' d1 \. C9 M: @: v
, [/ t3 b# S7 e1 F: D7 t- [+ \( V德萊公園附近會看到明顯的登山步道指示牌,標明往觀望山
2 j9 p2 t3 a0 @- L8 x7 X9 _ 5 ?* Y, W) N$ }
順著指標往上爬,先看見全鄉重大祭典舉行的大祭場,沿著山路走約二小時路程,會到達觀望山瞭望亭。瞭望亭旁有一小徑,順著小徑走上稜線,再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山頂,標高1246公尺 ,此處四面沒有阻礙,可遠眺至美濃、高雄港、高屏平原等,是三地門鄉最佳的觀望點,因此得名觀望山。
4 [4 B0 O% F8 E傳說在天神丈量後,北大武山勝出,於是德文山從此禿了頭,山頂草木不生,成為今日的觀望山。 ; i, m9 K" k) t; C. Q" h( i7 c
4 t2 H5 v! r' Z4 W; Y0 d" e' y7 ]
酒瓶串築而成的竹屋非常有特色,喝酒過量有礙健康,希望原住民同胞還是要以身體為重! ~0 {: k9 {8 g3 q: M7 i7 k5 I- c
2 w" x9 Q' ?: F9 J德文村以魯凱族為主,處處可見原住民文物,石板製的屋牆、桌椅、圖騰及裝置藝術作品等,可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特色。
: s+ ?7 p3 P/ D3 }2 H* F: B6 } & {1 U2 }( s, k+ a5 D% j) R6 F
在此小憩我可不是尿褲子,而是一路苦騎汗水淋濕了衣褲
9 x, } r* X- `, N6 [8 |) Z. M1 ~ ! {4 ~' B1 o3 \6 H
終於進入德文村了,村口大片石牌上寫著「都估甫嘞」,應該就是德文村的原住民語直譯。 ' J: P. b; B# v5 V/ k; k7 e6 }
' C1 ?* s3 T# Q6 Q! L
中午時分好熱,來根冰淇淋吧!
+ N' Q6 D' P8 K老闆遠從台南來屏東德文賣冰,看到我就問我是不是吃公家飯的?在這樣的時機還有心情到深山裡騎車,讓我好心虛,也無言! 6 p" D& j" e n2 S2 E0 ]
' G( O+ ]2 G& `4 A: I德文村小店,雖然山裡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每位村民都以笑臉迎接過客,米酒、一鍋菜彷彿代表著長久以來德文村人不畏環境艱苦、樂天知足的人生態度。
9 V2 H1 }8 k) F h- O9 E我請村民吃冰,也細細追問「吊人樹」來由,村民總是雲淡風輕的說德萊公園的雀榕並不是吊人樹。阿媽還說吊人樹是在公園下方咖啡園,在幾年前砍掉了!當我指証歷歷,他們要我不相信自已去找? + b D9 z, z6 Y* b' B4 _* n/ h
當然我一定會去找,因為我也想知道真正的德文「吊人樹」在那? Z9 s5 h! y- e0 b# D7 G0 T0 E
$ @2 p8 S9 J' T/ M. L村民到現在還過著最簡單的生活,全家洗澡、煮飯都靠一口灶解決!
9 P) y# Y2 V j/ \ 7 O+ {, B2 L8 Z8 G7 @; O+ R9 t3 P
德文距離屏東市區車程不到二小時,可是卻相當堅守傳統習俗,村中仍然擁有高比例的古老石板屋,規模比曰漸改建洋樓的霧台還要完整,現在交通便利,有霧台公路及台24線與屏東市不在遙不可及,即使下山打工也很容易,所以人口流失的情況比霧台鄉稍微緩和,這個緣故讓村中的最高學府三地國小德文分班不至於廢校。 2 \1 H" }: E6 \- B# K) _
7 }0 x E6 w$ H. v3 R V% a& b
三地國小德文分班目前仍有二十六位學童,位於海拔八百多公尺的山腰,是整個部落的核心。 ! M, f) {, N4 X# r) g
0 b" m" V4 _& M8 V; {
原鄉的小朋友利用有限的資源學習,不過是鄉土、語文或是在地咖啡教學都能學習,校也只有一部「遊樂器材」還是屏東市某國小捐獻,26位小朋友一起玩真是難為德文分校的小朋友了! ( H+ {8 U Z( j' X- ?; O. }3 K$ i- F1 V
7 U; H0 w" s/ C6 k9 }8 W
德文分校從幼兒園每年級都只有三至五位學生,採全校統一教學(全校一起上課)教學品質當然不好,難怪原住民考試要加分!營養午餐也只有二菜一湯,原鄉小朋友真是需要國家好好照顧的一群! , x$ n3 r& l$ n A: x8 J% N6 s
' Q2 Z7 B9 I4 j6 }$ w台電公司選定台東縣達仁鄉及屏東縣牡丹鄉之排灣族傳統土地領域興建『核能廢料最終儲置場』。雖然台電公司對此重大工程開出優渥之回饋金,原住民卻堅持反對到底!
& c0 X( g9 H7 W( Z0 O" n
- D, y6 J7 n9 m, G* F3 S0 @整個德文部落只有三條小巷,在德文分班旁可以一路下滑至大社部落 (達洼蘭部落)。
3 V" X" J1 K, K( A 7 M9 w( b7 d* K% \
原鄉部落發現的補給菜車大多是四輪車,德文小山村也只有這位大嬸騎著野狼重機翻山越嶺來到德文賣菜
' B* l1 c6 v5 |4 D9 |
4 D5 O, K) J- G/ p8 L2 F$ o0 e% m, Y. l( q再回德萊公園,腳踏車一停我要去找公園下的「吊人樹」....
; Z; P& p* v" y0 C往公園去找卻發現公園下方都是原住民公墓,我不死心又再往下再探..
# g; u& r6 a5 }! e7 z2 Z + _. L8 ?# p$ C! H+ n6 K2 O+ z
山邊仍有一些阿拉比卡咖啡樹種,我想會不會原住民把吊人樹砍了,改種咖啡了!但那麼大的樹砍了一定還會有遺跡,就算見不到「樹」我也看到樹根! 0 O4 D2 R3 h& S& ^$ h
& O& D+ G9 b+ ~. l+ W, ]. f部份村民在山坡邊種植咖啡樹,規模不大卻持續在整理和採收,當收成時去皮、晒乾後的帶殼生豆,再以一般的價格零星的賣給平地咖啡業者。
4 s; O. J1 e$ q p* S 8 ~. N( ?# w# `5 R: I2 E" m
終於讓我找到一棵比較像「大樹」的根,看來像砍過又燒過,這樹實在小了點,可以把「人頭」吊上去的樹該是大樹吧?總觀德萊公園週邊可以稱的上大樹的就只有村口雀榕,其他所有樹木,我想都不足以成為「吊人樹」。
9 K4 |2 Y! K3 R. Z7 y" J! }為什麼村民不告訴我真相?是覺得「吊人樹」具有負面意義?真正的「吊人樹」又在那? + M. F+ A8 `; K
( D* Y8 _% m! y% |$ n
離開德文村之前我又流連於吊人樹下,這樹下曾發生的許多故事都是過往的歷史,多少年來漢人加諸於原住民不少負面標籤,又該如何算計?歷史可以原諒,更要學習接受歷史。要再回到德文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四週的藍天白雲、群山峻嶺都是無限美好回憶,若不親自騎上來是無法體會個中滋味的。
6 ~& O6 y, f4 m2 ]% n" b , \* t7 o ]8 u) T& B8 h( U( |
舉家到山上泡茶聊天也是假日很好的選擇
! J2 g; e& y5 y. a$ u* S; u 8 y% U: i9 I5 X$ d; |+ p
一路下滑回到三地門,便一路輕鬆騎回屏東市,結束這趟三地門尋「樹」之旅 4 U: p5 [9 |& m8 Y+ w! d" e0 Z* @
& s1 w4 |8 s. V1 p
居高再看一眼回家的路,好遠喔! ; N5 E" R# ?0 k. u0 a6 @% G* c
當風馳電掣下滑時一定很過癮,騎山路累過了,山路總是要把爽度還給我的!
3 S: C4 c4 V; ^- N1 n+ N
+ ^) m/ n; b9 n9 ~) I4 O開始下滑了...握緊車把.... : y6 \9 l8 x9 Q# N" m1 b
3 `% r7 N& T1 g1 L
我的單車沒有低速檔,前、後剎並用,重要是要看清前方有沒有來車,特別是轉彎時!
( M8 F2 [, I8 O) B7 _8 j: L : O, H; e4 X- ~2 e3 ~1 p
抵達24線2 4公里 處,這是一定要留影的地方! / H1 ?8 q" E8 i8 q
* y6 I, u% n( ]6 ]6 {( A6 a: [ k
又是連續下滑 四公里 ... 5 @8 X0 C8 r% A8 K
9 a7 V5 B; C* \3 p再回到三德檢查哨只剩員警堅守崗位 7 b) V: Y* s* F
8 P4 i0 W9 O" ~+ ?, o/ Y) E只有可愛的白鸚鵡向回程的車友一一打招呼!它真的會說:「來坐」!
+ U) {% R D0 `! D& Z% C5 | ) V- f5 l' u0 y4 @9 v$ }, ~" @
回程經過鹽埔,長長的灌溉溝渠,是水門碰坑流出來的水吧!
) R5 A& R. I) q5 ~( X {! w( c% I1 q0 P3 E) a8 f
天氣實在太熱了,找家冰店吃碗綜合冰一解暑氣,也為今天很累的德文村找吊人樹之旅留下註腳。 3 M- P. q" b7 M% s" W; H7 \
% |3 a. ^3 v4 _1 i, X' p* A1 ^
在古代原住民的傳統裡,獵首是崇高而神聖的,是英勇的表現,是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的階梯。但在異族常藉以強化原住民獵人頭的負面價值,把控制或鎮壓原住民給合理化。 3 E5 n; C. P0 \
; `" E1 J1 U. u歷史總會過去,現在沒有人膽敢以不敬言詞污辱原住民,過去的生活習慣及部落生活方式,是因地置宜的生活,「出草、砍人頭」都只台灣島上歷史的一部份,追求真相也只是滿足一時好奇心,歷史可以原諒,但文化卻不能忘記。
, ?* p! D* Z- ]3 g7 L
- S/ M. D! p8 f% r1 j6 y* ^造訪德文村交通方式如下: " |' W* Y4 S: b; f/ n
3 A; ?& g+ D6 B3 K* G4 z% l1.屏東─24省道─水門─山地門─三德檢查哨─進入德文山地社區內。
: P6 B/ Y/ _. e% Z2.屏東─1號省號─內埔186甲縣道─龍泉─167縣道─水門─三地門─24省道─三德檢查哨─進入德文山地社區內。 & K9 j/ F2 Z" b( U7 k
- X+ H5 |" d+ T, c! P
/ a/ `. r& w7 I0 D3 V' l" A
後記:' M7 i8 B1 _6 U3 P% T' V# ?# H* z
莫拉克(MORAKOT) 8月4日在菲律賓東北方約 1000公里海面上生成,5日增強為中度颱風並向西移動,7日17時左右轉向西北方向移動,暴風圈已籠罩台灣各地,23時50分左右在花蓮市附近登陸,9日18時30分台灣本島已脫離暴風圈。 6 [4 d7 ]; o, X' p
至12日止,莫拉克颱風共造成全台103人死亡、61人失蹤、45人受傷,風災農損金額逾新台幣90億元;其中,農業產物損失79億元,僅次於賀伯颱風,為19年來第二高,漁產損失是19年以來新高。
9 _1 f1 @0 f) O! I- P0 g& U 前所未有強風大雨造成三地門往霧台(台24線)發生大坍方,重創路段橋樑,很多小部落成為孤島,空勤總隊直昇機運補時在伊拉河谷墜機…… / O8 a. c0 T+ g& z- K. U" A6 h- ?
颱風前騎過霧台公路,曾經苦騎過的神山、阿禮、德文、瑪家等地,心中盡是留存山路林道的美麗景緻,想再騎上霧台公路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 a. e. A! ?1 n" ]* C5 R- F 常說:「原住民住在好山好水的地方」,孰不知好山好水背後盡是數不盡的「好危險」!回憶騎車上山的快意單車行,心裡盡是對霧台公路的不捨,期望風災搶救行動順利圓滿達成,將來上山時能再次欣賞美麗風景。 $ {4 f, }, K3 z% x' y! X
7 D" G+ ]" b: { `* m3 Z( _( @8 D" ^8 {) p+ N; I
僅以此文送給「台24線」,大家不會忘記曾經帶給車友的挑戰與成長!' M) A, X& \" v, U* a1 I
: f6 o" {! k4 I0 L, J% Y
[ 本帖最後由 憲校正期生 於 2009-8-13 23:5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