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校風雲(十)「鼓號樂隊」:
4 n& e; r+ c3 N+ E8 J& l" ~' A5 @4 B$ K. w d }
8 X, g& L' Q8 k5 O, n: ?; K; [
& u! g- ]6 V; o: h9 u1 m; Z「海鷗社」是士校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最特殊的社團,沒有固定的社員,沒有集會的地點,更沒有相關的活動,只要在社團活動的時間(每週六下午),想加入的可以隨時加入,想離開也不須任何手續,唯一的社規就是不要被長官抓到。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後,我們終於可以參加社團活動了,當然要好好把握這得來不易的四小時,誰會從一個火坑往另一個火坑跳,於是我們像海鷗般的,翱翔於校園的每個角落,或三五成群、或隻身一人,我們渡過了一次次愜意的週末,自豪著從未觸犯過社規,努力的做一位循規蹈矩的好社員。9 [! E6 ^, M3 |4 l8 j! y; q
* e6 h# Z, W1 A! R- v, e0 @( q! e R7 a, M/ L6 g
+ _4 g4 s0 R0 ^8 y" J! k或許是這份幸福太過奢侈,激怒了蒼天降下了懲罰,剎時間我們如折翼的沙鷗,從今而後再也無法振翅悠遊於天地之間了。學指部一道命令下來,要我們接受「鼓號樂隊」的訓練,並開始與學長們辦理交接,在往後的週末裡,愜意的生活不再,唯一的選擇只有在司令台前,接受學長們的個別調教。鼓號樂隊的編制其實並不複雜,所用的樂器也很單純,除了鼓(大、中、小鼓)就是號(大、中、小號)另外再加上鐵琴與鎗鈸,及掌旗的旗隊與護旗的槍兵,當然還有一個持刀的指揮,或許是傳承已久,所以訓練的方式也很傳統,反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學長帶一個學弟,學長所教的不但有樂器的演奏,還有隊形的變化。
! ]. u9 q: I2 v. B, \; W
" Z+ _( h9 X2 W4 R# c) M# }4 J/ w4 o
( ~$ y7 ]7 t2 u' u( ~* R5 u& X* G
士校的鼓號樂隊共有九首樂曲及七種隊形(雙十、梅花、勝利、士校...等),隊形的變化並不難學,只要跟著學長走位幾次,自然也就大都能明瞭,倒是在樂曲的演奏上,不但要熟記每段樂章,同時還得要加上花式表演(轉鈸、轉號、甩鼓棒)。同學們依身高編排隊形,也分配演奏的樂器,我的位置在大號一班,所接的樂器自然是大號了,「號」是種類似喇叭的樂器,只是沒有氣孔及按鈕,吹奏時完全依照嘴形調整音階,大號當然就是最大的那支了(以後請稱呼我為「大支佬」)。
, _- H6 d K: H9 R+ U
/ x! U/ R; g" t5 w. W
* C% b& e$ Z# u2 L2 Y5 Z0 J
& s3 C- a, X) `, K" U7 k剛開始練習時,學長只發給我們一人一支「號嘴」,要我們熟記每首曲子,並用號嘴來練習吹奏,等到真正接觸樂器後,才是一場場惡夢的開始,每個週末的下午,經常是一首曲子還沒奏完,就看見一群人繞著中正堂又跑又跳的,不管你是背著鼓的、還是扛著號的,反正通通都跑不掉,尤其是大鼓班的同學們,相信他們是最能體會慈母十月懷胎的辛勞。由於對樂器的使用,同學們大都是門外漢,所以在初期練習時,對於呼吸的方式與嘴形的運用,自然是一竅不通,而鼓號樂隊講究的當然是氣勢磅礡,所以學長們的要求,就是要我們努力的吹、用力的吹,吹給它流血、吹給它流汗。而我們也總能不負學長的期望,努力的吹、用力的吹,吹的流血、吹的流汗。/ D& T5 ]+ I x/ x" F
* H7 g$ }! O& h/ ? k4 w8 L* ?- a' E5 f5 t. m) u
% n$ {! q& w. s' O在整體練習開始不到十分鐘後,抵在兩唇間的舌尖,淡淡的開始感到絲絲的血腥,鮮紅的血水從唇間的裂縫,一點一滴的向外滲出,混合著口水沿著號管,在氣流的推動下緩緩前進。開始在小號班的號口中,出現了第一滴血,緊接著中號班的同學立即接拍續集,最末的結局當然是由我們大號班的同學上場了,而每個號班同學那如『安潔莉娜.瓊斯』般的性感豐唇,正是學長們嚴格督促的教導,及我們莫可奈何的學習,所顯現出最好的證明。
: P' G" Q2 w# V! c# }
+ g6 p+ F$ f- L2 j: |5 i( t, g+ Y& ]
- x [' ~" z. Z$ _' c
3 d# q3 {8 S- p6 a* r* ]8 o在接下鼓號樂隊的一年五個月期間,扣除校慶或其他原由的在校演出外,真正正式的出團表演,前後總共也不過三次而已,所以對我們來說果真是「台上十分鐘,地下一灘血」。. U. n p) C2 Z2 T
: D9 V+ w, j: A! j8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