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er 發表於 2009-11-8 20:51:25

B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後感

由於一些原因,能夠讀到龍應台女士這本書實屬不易,費盡周折也只能找到pdf格式的電子版,直排的版式在電腦上讀起來確實有些不習慣,於是拿去打印,興奮地看著打印機吐出一疊白紙黑字,趁著還散髮溫熱墨香的時候,裝訂起來,每天抽時間讀幾頁,開始了歷時十餘日的“馬拉松”式閱讀。
    讀著那些積澱著了一整個時代的文字,仿佛在時空當中穿梭,剛剛還是充斥烽火硝煙的戰場,翻過一頁,突然便置身于三合院的亞熱帶陽光當中,和作者一起聽老人用被時間打磨過的聲音敘述一段歷史。
    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之處,莫過於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戰火紛飛當中無數壯年、青年乃至少年,一批批被送上戰場。先是肩負著保家衛國責任的、經過正規訓練的軍人,然後是一腔熱血投筆從戎慷慨報國的青年學生,再後來,就愈來愈多地變成了抓來的“壯丁”,拿慣鋤頭的手還從沒有摸過槍便要端起刺刀向前沖。
    如果說青年學生是爲了他們的信仰而選擇了他們的人生——“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那麼那些後來的庶民,尤其是被成批送往東南亞戰場的福爾摩沙少年,卻是在無從選擇的懵懂之中,便一腳跨入了洪流。如他們所說,“吃糧,扛槍”,“拿誰的餉便為誰打仗”,無論白底紅膏藥,還是青天白日,或者鐮刀斧頭,對於他們來說都不過是一塊千瘡百孔的布,染了鮮血,飄在頭頂那片陰霾的戰雲下。
    不由得想起,十六歲的我正坐在教室裡,上課,讀書,在課堂上慷慨激昂地談論理想和志向,十六歲的他們,則在熱帶叢林或者荒蕪大地上,背著包扛著槍,在飢餓與疲憊中中跋涉,也許還沒有想過什麽志向或者理想。一個個原本鮮活的生命,在槍林彈雨中冷卻為戰爭的機器上一個零件,只知道不殺人就會被殺,卻不知道,自己是在爲什麽而戰。
    “戰爭有勝利者嗎?”龍應台詰問所有人。我想,一定有誰是從戰爭中得到,或者企圖得到利益的,否則戰爭的動機何在?然而想起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受傷的永遠是黎民蒼生。政客驅動起國家機器,將一群群有血有肉的生命異化為槍炮盾牌,用血浪漂紅頭上的頂戴,而那尸山血浪中,卻湧動著小人物的傷和痛,生離與死別。
    然而血與火無法完全將人性燒成鐵石。當年輕的士兵在營房裡寫詩寫家書,戰火在他的世界便暫時退卻了;當被强徵的原住民在叢林中發揮生存的經驗,或者臺灣看守員悄悄潛入牢房為垂死的俘虜注射藥物的時候,即使是戰場的硝煙中,也會升起人與人之間,在絕境中溫暖的人性之光。
    也許,正如龍應台女士所說,如果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明白他們想要的是什麽,明白他們想要為了什麼而戰,明白他們在做些什麽,那麼,也許就會不同,至少,不會淪為殺伐的冰冷機器;至少,既是身不由己地捲入時代的洪流,也可以爲了自己的理想而掙扎,不至於被波濤所挾裹著,在懵懂中便被決定了命運。
    不禁想起了一組忘記了作者是誰的詩句:
    “當槍炮被鍛造為犁鏵的時候,繼續吧,我的朋友,不要停手,直到從犁鏵中打出樂器來。這樣,無論誰要發動戰爭,都必須先將樂器,重新打成犁鏵。”

陳峰青 發表於 2009-11-10 11:45:07

回覆 哨長 universer 的帖子

問個很笨的問題

目前的連續劇【我在1949等你】的故事
也是來自龍應台女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嗎?

[ 本帖最後由 陳峰青 於 2009-11-11 12:00 編輯 ]

universer 發表於 2009-11-10 12:36:44

回覆 副哨 陳峰青 的帖子

報告前輩……
這個晚生也不太清楚了……說實話如果不是前輩提到……晚生其實還沒有聽說過這部影片(汗,晚生孤陋寡聞了:L )……

據說是一部兩岸合作拍攝的片子~

陳峰青 發表於 2009-11-11 11:59:24

回覆 3哨 universer 的帖子

不會啦
這也是近期才上線的連續劇
我再多看幾天了
看看可否跟妳的文章連結了

universer 發表於 2009-11-11 13:45:07

回覆 4哨 陳峰青 的帖子

汗,原來是連續劇……
這樣晚生就更不瞭解了……晚生似乎已經N年沒有看過電視了,除了在家偶爾經過電視旁會掃上幾眼之外……:L
不過,從名字上聽,而且據說是兩岸合作拍攝,那麼講述的內容大概和龍應台這本書的內容有些一致的地方吧~

rodeols3200 發表於 2009-11-11 14:13:12

阿晚...這1949是不是有點太敏感些,雖然這是多數在台灣外省籍人士的痛,當年的生離死別,當年的恩怨情愁........只因為兩邊高層的決定,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兒見不著娘,妻見不著夫............若干年後的相聚........娘已仙逝,妻已改嫁........這就是1949的一小篇

universer 發表於 2009-11-11 14:25:09

回覆 6哨 rodeols3200 的帖子

報告前輩……
說實話晚生也想過,1949這個話題太過沉重,很可能在兩邊都算是有些敏感(而且某一方還禁了這本書),但是……當晚生讀過這本書之後,卻抑制不住那種噴薄的感慨洶湧而出……那個大時代,那段歷史太沉重了,當情感中加入了這樣厚重的成份,便無從抑制了……
和龍應台女士一樣,晚生也不想去探討孰是孰非,畢竟這種事情原本就沒有對與錯,一定要說的話,也只能說,以一種地球之外的視角看來,從雙方高層決定開戰的那一瞬間開始,誰也不比誰更高明。
而那個時代的普通人,黎民蒼生,就被這樣的洪流所挾裹著,身不由己地就被決定了命運……
晚生是感覺,歷史確實不應該被粉飾,無論哪一方都應該有直面史實真相——和機器內部的血肉之軀的“人”的勇氣、度量和人文關懷。直面歷史真相,不是爲了糾結其中孰是孰非,而是爲了那些悲劇不再重演……
以上,報告完畢……

chrishuang 發表於 2009-11-11 19:45:33

原帖由 陳峰青 於 2009-11-10 11:45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問個很笨的問題

目前的連續劇【我在1949等你】的故事
也是來自龍應台女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嗎?

峰青老大

連續劇【我在1949等你】是一個以1949年為時代背景的虛擬故事
而龍應台女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可以算是一本走遍兩岸
與所有跟二戰太平洋戰區有關國家地區的田野調查的紀錄
兩者除了都是以那一個令兩岸分道揚鑣的年代作為主軸外,其他毫無關連
而老實說龍應台女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只是點出當年兩岸升斗小民辛酸與無奈
因為還有太多太多的血淚故事,無法以區區的15萬字呈現出來
而近來台灣書市陸續有許多關1949的相關報導文學書籍面世
或許有興趣的學長們可以找來看看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B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