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民國三十三年秋天,美國陸、海、空軍在西太平洋反攻北進,威脅日本本土,當時深陷泥淖的華日軍為解除本國面臨的危險,乃作垂死的掙扎,集結大軍沿平漢及湘桂鐵路進犯,先頭部隊攻陷貴州獨山,逼近首都重慶,致使我舉國震驚,人心惶惶,在此決定抗戰勝負及國家存亡的最後關頭,最高領袖蔣委員長於是年十月十一日,在抗戰司令台重慶發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偉大號召,全國知識青年熱烈響應,紛紛投筆從戎,共有十萬人,爭先恐後,加入戰鬥行列,編為九師,駐在國內,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待命反攻殺敵,同時,數千從軍青年,被送往印度緬甸,配合美英盟軍與日軍作戰,另有部分被挑選轉入海軍、戰車、傘兵、輜重和憲兵部隊。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翌年六月三日,第一期青年軍奉令復員,由政府統籌安排就學、就業、回籍還鄉,同時,於重慶、貴陽、漢中及杭州四地,分設大學先修班;在重慶、貴陽、漢中、杭州及嘉與五地,分設青年中學,使從軍學生完成未竟學業;另在萬縣、瀘縣、漢中、杭州及嘉興五地,分設青年職業訓練班,給志願就業、轉業的青年軍,施以專業技能訓練,為建國工作培養基層幹部。另一部分復員青年軍,參加人民服務總隊,隨軍從事戰地政務工作。還有部分青年軍參加戡亂建國總隊,對抗通貨膨脹,執行政府挽救經濟危機的政策。此外,尚有更多青年軍,志願繼續留營,擔任部隊基幹,與再招訓的志願從軍青年兵,共同參與戡亂作戰任務。
自民國三十五年以迄三十八年大陸撤守,我青年軍各師官兵袍澤、駐防東北、華北、華中、京、滬及東南沿海各地,曾先後參加東北四平街會戰、錦瀋戰役、洛陽浴血、平津戰役、淞滬保衛戰、陝西關中戰鬥、皖北大別山戰鬥、金門戰役、登步島戰役等激戰,雖然由於將士用命,勇殲敵軍,屢創輝煌戰果,惟在敵眾我寡情形下,與優勢敵軍,進行拼死血戰的青年軍,或因彈盡援絕,殉國於陣地,或不甘被俘受辱,自戕成仁,彼等英勇奮鬥,為國捐軀的壯烈精神,真可驚天地而泣鬼神。
抗日聖戰進入第七年,因為湘、桂戰事失利,致使我國面臨最艱苦局熱之際,全國十萬愛國青年,熱烈響應蔣委員長號召,踴躍志願從軍,殺敵救國,這一盛大壯舉,不僅振奮了國內民心,激勵了國軍士氣,也改變了「好男不當兵」的社會風氣,更提升了國軍的素質與戰力,並且奠定了兵役制度的良好基礎。同時,我國青年軍的編練成為反攻勁旅,也使強弩之末的侵華日軍,聞風喪膽,氣焰頓挫,從而提早了抗戰勝利的來臨,這是青年軍對國家的第一大貢戲。
再者,抗戰勝利之後,由於國家元氣大傷,當時各方面都顯現欲振乏力的情況,戰後重建工作,異常艱鉅,其時幸有六、七萬青年軍復員,彼等均經長期嚴格軍訓,無論思想、意志決心或學識技能,都經鍛練有成,在政府各部門及社會各階層,參與國家重建工作,極有成效。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下旬及十一月上旬,我青年軍二○一師和二○八師官兵,且先後分別在金門古寧頭和舟山登步島,殲滅進犯共軍,打了兩場決定性勝仗。
國軍軍威由是重振,而共軍則因之喪膽,從此不敢再越雷一步,其「解放」台灣的迷夢,亦因而破滅,而我復興基地台、澎、金、馬,遂轉危為安。先總統蔣公 當時指出:「金門和登步島兩次徹底殲清共軍的勝利,鞏固了我中華民國的國基,我參戰官兵的勳績,乃與我黨國同垂不朽矣。」
特別要強調的是當年大陸淪陷,國府被迫播遷來台時,為無服務於各方面階層的退伍復員青年軍的竭力效命,則台灣難達今日的復興局面。因此保衛台灣,鞏固復興基地安全,是青年軍對國家的另一項重大貢獻。
抗戰後期十萬愛國知識青年,響應蔣委員長召號,志願從軍,殺敵報國的偉大運動,是繼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之後的中國青年第三次大結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而青年軍對國家民族的距大貢獻,應該永垂青史,作為所有中國人子子孫孫引以為傲的典範。
[ 本文章最後由 fire409 於 2005-9-19 08:53 編輯修改]
[ 本帖最後由 大盤帽 於 2006-1-19 01:45 編輯 ] 这边也承认,青年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我以前作國科會計畫的時候訪問過一個70幾歲的眷村背背,他就是當初那批充滿熱血的年輕人之一,他說像他那樣自稱18歲,其實才15,16歲的年輕人多的是...都是很愛國的... 原帖由 江竹 於 2006-3-26 19:05 發表
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后開展遊擊戰,和日軍進行作戰,雖未及正麵戰場來的激烈,但也為抗戰做齣暸很大的犧牲!不要以為自己打死暸 幾個小日本就可以抹煞別人的 全部功勞!!!
中毒太深~什麼!?你不服氣?
好~等你看完以下3個聯結後,我們再來談
百團大戰
http://www.yq.gov.cn/btdz/dzyj.htm
八路军在抗日期间牺牲的最高将领。
http://www.rocmp.org/mp/viewthread.php?tid=1995&highlight=%A6%CA%B9%CE
抗戰記實資料
http://www.rocmp.org/mp/thread-3909-1-1.html 原帖由 江竹 於 2006-3-26 19:05 發表
看過,讓我暸解暸 國軍的不少抗戰歷史,原來國軍也付齣暸 很多啊 。
不過,這導縯醜化中共卻是非常的不友善。
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后開展遊擊戰,和日軍進行作戰,雖未及正麵戰場來的激烈,但也為抗戰 ...
說真的
這位小朋友
可不可以將中文練好再發言啊?錯字很多呢
原來國軍也付齣暸 很多啊→原來國軍也付出了 很多啊
敵后開展遊擊戰→敵後開展遊擊戰
雖未及正麵戰場來的激烈→雖未及正面戰場來的激烈
不要以為自己打死暸 幾個小日本→不要以為自己打死了 幾個小日本 实在是有感要发∼
如果两岸不能对抗战的历史有个统一的认识,就会给某些龌龊的国家以否认历史的借口.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只是解读的版本有很多.就象片中说谈抗日就要追溯更前的历史.
中国的近代历史:推翻清政府---推翻军阀割据---抗日---内战---国共分治两岸
举个例子: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军阀统治.
台湾版:中共借机依附国民党发家.
大陆版:反动军阀威胁国民党和中共这些先进党派,国民党需要和中共合作.因为中共当时还是第三国际的支部,所以有了中共合作,就有了苏联支持.
现在再看看历史:
1卅先是中山先生组建了兴中会、同盟会等,为以后国共两党都培育了人才.
2卅后,中山先生在1914年 7月组建中华革命党,最后在1919年定名中国国民党.而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国民党的一大在1924年广州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
3卅国共都不足以单独对抗各路军阀.从国民党角度看:需要借助中共的力量,和苏联的支持.从共产党角度看:需要中山先生的德高望重,且中共反军阀的目标和国民党是一致的.
4卅中山先生在时,国共两党都可以在政府任公职,实际上是一种联合政府的模式.而中山先生走后,国共两党就开始为权力争夺.今天的台湾已有了两党制的雏形,而大陆是多党派政治协商制度.想想要是当初,两党就接受这样的理念,今日之中华是何等强大.
这几十年来,两岸可以说都没有接受全面的历史教育,不但片面而且充满了诋毁.经国先生后期,两岸才开始有了来往,今天网路发达为历史查证交流更提供了方便.希望两岸都能正视历史,无愧先烈.
历史不是几句话,谁对谁错讲的清楚的.如果有空,我愿意到这来和兄弟们共同研究历史,但不想卷入政治纷争!
[ 本帖最後由 赤血 於 2006-9-2 23:52 編輯 ] 原帖由 赤血 於 2006-9-2 23:44 發表
实在是有感要发∼
如果两岸不能对抗战的历史有个统一的认识,就会给某些龌龊的国家以否认历史的借口. ...
歷史就是不斷的用證據來證明的
您說的沒錯,兩岸因為分治的關係與政治立場
對於許多歷史事件間接或直接的有所掩飾與更改
但只要有心,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也歡迎您到後憲論壇,發表關於歷史繆誤的看法
大家交換意見,多交流,誤會自然會少 原帖由 江竹 於 2006/3/26 19:05 發表
看過,讓我暸解暸 國軍的不少抗戰歷史,原來國軍也付齣暸 很多啊 。
不過,這導縯醜化中共卻是非常的不友善。
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后開展遊擊戰,和日軍進行作戰,雖未及正麵戰場來的激烈,但也為抗戰 ...
這位朋友請息怒。
教育呢,常常都是為執政的一方服務的。
您要不要看看日本人對侵華戰爭是怎描述的?
一件以色列建國,您要不要看看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又分別是怎表述的?
布希父子專找伊拉克錢總統海珊的碴,米國是怎描述?伊拉克是怎描述?伊拉克的各鄰國又是怎描述?
這類事情看多了,自然不會太去介意所謂的立場問題。 我有網路上流傳的一吋山河一吋血的影集全套
是下載版,講的是由蘆溝橋事變到抗戰勝利
資料還蠻豐富的............. 原帖由 sharka 於 2006-9-3 18:14 發表
我有網路上流傳的一吋山河一吋血的影集全套
是下載版,講的是由蘆溝橋事變到抗戰勝利
資料還蠻豐富的.............
我也下了,还有一部"中国远征军"也蛮不错的,网路上也有.
另外,其实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早在1931年日本就开始侵华了.
1931年9月18日深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进攻。四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九一八!
頁:
[1]
2